这是一个全新的栏目,你不需要把它当作是车评栏目来看,因为它仅仅是记录我们跟自己的車之间的点滴,希望你们理解我们作为车主的角度,需要什么和讨厌什么。这期先从我的宝马E39开始,因为我很早就觉得避震有点软,奈何找不到合适的,拍完《舊車》后,我就有了着落。
![]()
刚开始那两年,我从买到这台E39开始,都是遵循着原厂原味的角度去做修复,连避震都是Sachs Touring,当时订回来也不容易。轮毂样式依然保留着520的状态,五个轮毂依旧如新。但最近我想转转口味,换了那套RS740的轮毂,下一步我就掂量着刹车和避震。刹车容易找,但是避震不容易。
![]()
我这台宝马E39早就在2003年就停掉了,想在国内找到合适的配件就不容易,更别说那些改装件。想要换一套包围,基本就是仿制的M5款或者碳纤维头盖,想要AC都不太可能。至于避震,我看过一圈,基本都是“出口品质,代工转内销”。
![]()
两年多前,我曾经买过一台宝马E34,那会就是在用着一套LT的避震,但出来那效果并不是我想要的,跳得有点过敏,行驶品质也因此受影响,我不想在E39身上重现。后来,我知道我们公司那两台宝马F20也需要换绞牙避震,找到了BC家的,我就顺带问一句“BR有没有适合E39的”,他们竟然说有!!!这感觉不知道怎么说,哈哈哈哈哈,超开心的。
![]()
其实这次换装绞牙避震,我主要目的有两个,首先车太高真心差点意思,不够好看;第二点就是要好好改善操控,因为我觉得这台E39理应是更好开的。这套新避震其实我等了一个多月,主要是因为得等海运过来,需要订货专做,也是不容易的。目前跑了300多公里,基本感觉都有了,恰恰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迟一点整理跟你们分享。
这集内容是留给大家一次改避震的历程,改车之前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跟技师沟通才能顺畅,调出来的底盘效果才是你想要的,别瞎以为改避震就是为了低,底盘状态是否均衡才是关键。另外,澳迦和饶玮浩其实预留了一集vlog,会专门讲述改绞牙避震细节事项,所以我这集只是以车主的角度做记录,想了解知识就等等澳迦那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