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编辑:
![]()
写在前面:
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
变速箱分为双离合(DCT)、自动变速箱(AT)、无极变速箱(CVT)、手动变速箱(MT)、双AMT、AMT....
双离合变速箱多见于大众车和自主品牌车,而AT一般在美系车、法系使用度比较高,CVT则是日系车的最爱。
每种变速箱都有各自的问题,AT早期使用会出现各种顿挫,换挡逻辑奇妙;CVT早期皮带断裂,传动效率低下,双离合DCT也一样。
转化成白话,双离合工作的原理是,让两套手动变速箱档位同时工作,最快的速度进行档位结合。
主流双离合最初的原形研发方向,离合器模块就是油冷。大众早期为节省成本,联合德国Luk就开发了干式离合器模块。
![]()
更将这个干式双离合配置到旗下走量的A级车市场、部分B级低功率型号车型里。把这个早期发育不良的变速箱放到了大众视野里。
发育不良体现在什么地方?
干式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但对于拥堵路段,干式离合器还是有隐患。
也就是说,他会在低速段,如果升降档频繁,变速箱会容易过热,而且他依靠风冷和自然冷却,但是你在堵车的时候,哪里有办法自然冷却?不刚好还会触发保护整车失去动力。
![]()
具体你可以登录论坛查看,购买早期大众干式双离合的车主们最真实的吐槽。
大众的解决方案是改变低速换档逻辑,减少升降档频率。但是最有效的使用方式是什么?是尽量避免堵车。
但是在国内高峰阶段,不堵车怎么可能?
现在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了,但是蠕行能力依旧不大好,但是大多数的车型顿挫已经不太明显了,如果购车基金不大的话,低速实在忍不了顿挫的声音就手动换挡,高速干式还是不错的。
湿式双离合对比干式有更好的调节能力和优异的热熔性,湿式的传动效率比干式低,但是能够传递比较大的扭矩。
![]()
湿式双离合制造成本比干式高(所以一般在中高端车辆上有配置)可以比较接近理想化的实现无间的换挡工作,低速时有油液帮助散热,在低速行驶的时候比干式稳定。
离合器片的主动盘和从动盘的连接是靠封闭空间里面油液润滑,冷却是靠油液。所以他需要定时更换泠却液。
但是,湿式双离合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也相对较大,修起来也相对费时费力,在维系保养上,比干式麻烦。
但是,既然是在中高端车上才配置,对于车主而言,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理论上同样调教能力和发动机型号条件下,双离合传动效率其实是最好的,所以不管干式还是湿式,在中高速、顺畅的道路甚至个别赛道上,双离合能完整的发挥出换挡快、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综上,如果是短期用车,且预算不多可以选大众的干式双离合,诸如通用的双离合就别试了...湿式双离合,同样在预算不够,又受不了干式,就试试湿式双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