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技术人员表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在强酸条件下能够成为长寿命分解水,为发展廉价、稳定、高效的分解水制氢催化剂开启了新的思路,也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今年1月,《中国科学报》发表“CrO2-RuO2固溶体材料的合成路线以及酸性析氧性能”一文,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陈亮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电解质的不同,电解水制氢可分为碱性电催化制氢和酸性电催化制氢。陈亮解释说,电解水包括两个半反应——阴极上的析氢反应和阳极上的析氧反应。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分为碱性电解水和酸性电解水。对于碱性电解水,难点是阴极上的析氢;而对于酸性电解水,难点是阳极上的析氧。
目前业内对碱性电解水研究已经较为透彻,工业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但“酸性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快了2~3个数量级,副产物少,并且可以使用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PEM),进而使得电解槽非常轻便”。陈亮团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型酸性析氧电催化剂——CrO2-RuO2固溶体材料。
已上报道说明,电解水制氢并非死路一条,可以通过催化剂来提高电解效率。而催化剂有不同的方案,都在试验研究之中,都没有产业化。如果催化剂电解制氢技术能够成熟,车载催化电解制氢并非不可能。
还要澄清一下,报道中的水氢汽车并非只加水就可以开走,还要加铝,或者还有些什么东西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