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混合动力车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丰田普锐斯。1997年就面市的它,不但是历史最悠久的混动车型,同时也是历史上最畅销的混动车型,累计销量已经超过600万辆,还曾多次拿下日本和美国加州两地的年度销售冠军。
2年前,在第四代普锐斯上市以后,我也曾对其进行了试驾。可以说,尽管三代普锐斯已经相当成熟,四代普锐斯仍然在油耗、隔音、滤震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进步。
当然,其他厂商也不可能任由丰田独占这个混动紧凑型车市场。早在2000年时,本田就推出了Insight与普锐斯竞争。不过前两代Insight采用小型车平台,又是单电机并联的弱混或中混形式,实际上并不是对Prius的正面挑战。
然而,Prius一家独大的局面近两年有了改变。2017年,现代推出了首款专门为混合动力研发的车型——Ioniq;今年,本田也在间断了5年后,推出了第三代Insight。显然,这两位后起之秀都直接瞄准了普锐斯。
那么,他们之中哪位能成为普锐斯的有力挑战者呢?这次对比试车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分别就外观、内饰、空间、动力、操控、隔音、滤震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
【外观】
虽然两款车都是紧凑型轿车,但在外形设计上却完全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现代Ioniq师承二代、三代普锐斯正统,采用了Liftback的两厢半设计,虽然轴距高达2.7米,但车长只有4.47米。不过Ioniq将后半段车顶压低,使得车顶曲线变得更像四代普锐斯的Fastback造型。
Insight则直接基于思域修改而来,但为了布置电池,比思域长了33厘米。虽然并没长多少,但也许是因为更修长的车尾,Insight的主观视觉感受要比思域还要更长——思域本来看起来就很像比普通紧凑型轿车长半个级别,Insight则完全像是中型车。Insight的外饰相比Civic则显得更为稳重,没有思域那么运动和有侵略性,配合银色车漆,显得既帅气又优雅,比思域更为耐看。
仅就外观设计来说,Insight是显而易见的胜出者,我觉得称为美国市场上最好看的紧凑型轿车也不为过;Ioniq则比较平庸,但可能也比四代普锐斯略显奇怪的造型容易接受一些。
【内饰】
相比普锐斯具有科技感的内饰,这两位都显得平庸一些。
Insight是典型的本田设计,比较重视功能性,液晶仪表和中控显示屏都有更大的面积,在挡位按键区右边则安排了手机放置区,不但可以防止手机滑落,还可以选装无线充电板。不过像很多其他本田车型一样,中控的这个布局仍然显得有些繁复,排布也没什么美感。除此之外,像近两年很多本田集团的车型一样,这辆Insight取消了排挡杆,几个挡位全部用按钮来实现。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设计,盲操的时候远不如排挡杆方便摸到,按键的反馈也不如排挡杆的移动来得清晰——哪怕是普锐斯那种行程很短的电子排挡杆。
Ioniq的内饰设计则比较常规,中控显示屏下面是一排功能按钮,再下面是空调操作区,然后就是排挡杆。没有什么创新,但是挺好看的。
内饰方面大体上这两款车以及普锐斯差距都不大,硬要分出高下的话,我还是更喜欢普锐斯把液晶仪表放在仪表台上方的设计,比较方便驾驶的时候观看。
【空间】
空间方面两款车有较大的区别。
Insight的空间与思域很类似,以我1.86米的身高,在前排座椅调整到舒适位置后,后排大概刚好可以伸直腿,但就没有多少余量,而后排头部则有些局促,没办法完全坐直。后备厢空间也与思域类似,是典型的三厢车设计,虽然空间还可以,不会觉得因为电池占位后就太小,但没有多少扩展性。值得一提的是,Insight的扶手箱明显比一般车宽大不少,如果拆掉杯架隔板,中间应该可以放上数瓶矿泉水加一袋水果。
Ioniq则与普锐斯一样采用掀背设计,后备厢像SUV一样与乘员厢连成一体,方便拉大件。不过与同样车身较短的三代普锐斯相比,Ioniq的内部高度有所下降,这不仅影响了行李空间,而且使得后排的头部空间比Insight还要局促。而前排空间也不算宽敞,即使我将座椅调至最低,头顶仍然没什么余量。此外,Ioniq的纵向空间是很严重的短板,前排调整完毕后,来到后排我是无法将腿伸直的,这确实限制了家用的实用性。
总的来说,两款车在空间方面各自存在明显的短板。Insight是行李空间不够灵活,Ioniq则是后排乘坐空间局促。而Insight相对好的后排空间和Ioniq相对好的行李空间也仍然都略逊于普锐斯。
【动力】
虽然都是强混系统,也都采用了阿特金森自然吸气发动机,但两款车混动构型各不相同,也都不同于普锐斯基于行星齿轮组的混动构型。
Insight与雅阁混动一样,使用本田最新一代的iMMD混动系统,采用的是串并联构型,主电机直接驱动前轴,与发动机有两条路径连接。一条是通过齿轮连接,中间有离合器,接合时为并联模式,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车辆。离合器断开后,切换到串联模式,与发动机之间只有电连接,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给电池和主电机供电。最常用的工况采用并联模式,增加传动效率,减速比偏离常用工况较多时则采用串联模式,发动机与车轮转速解耦。
该构型如下图所示:
Ioniq则采用现代集团常见的并联构型,主电机在P2位置,即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这个构型比较简单,发动机仍然通过变速箱驱动车轮,在需要时电机参与加力或动能回收。电机也可以进行直驱,此时也需要通过变速箱。
三款车型动力系统和油耗方面的各种参数列在下表中(三款车都分别有高油耗和低油耗的版本):
从动力参数来说,三者的动力是Insight>Ioniq>Prius,美国媒体的0-60mph(96kph)加速测试的成绩也是如此:Insight是7.7秒,Ioniq是9.1秒,Prius是9.6秒。
但实际的感受则有所不同,都处于标准驾驶模式下,三者的主观动力感受却是:城市道路Prius好于Insight好于Ioniq,高速上Insight好于Prius好于Ioniq。Ioniq为了省油,油门踏板标定得十分保守,有一种油门踩着很迟钝的感觉,虽然深踩动力还可以,但主观动力响应非常疲软。而Insight在标准模式下动力系统也为了节油牺牲了动力性。切换到运动模式后,主观动力感受确实会好很多,但此时发动机噪音又过大了,此外Insight还通过音响制造了假发动机声,更是噪音过大,并不让人愿意使用。
不过三款车的动力都十分平顺。尽管Ioniq仍然有变速箱,但这款车的平顺性明显比之前试驾的索纳塔混动更好,并不觉得与其他两款有什么差距,并且跟Insight相同,都不会像Prius那样在高速时急加速会出现发动机声音骤然增大的问题。
油耗方面看官方测试成绩,似乎是Ioniq好于Prius好于Insight,实际表现如何呢?受制于测试路程较短,这次试驾无法进行对比,但根据美国用户油耗网站Fuelly的数据,三者的实际平均油耗是Prius好于Ioniq好于Insight——分别为4.65L/100km,4.55 L/100km和4.99 L/100km, Prius的实际油耗最好。
当然,其实三款车的油耗都已经十分出色,而对于他们的定位来说,动力其实也都够用。但我们可以看出,丰田的混动系统实力仍然最强,在实际使用中即使油门踏板踩得比较激进,也仍然能有不错的油耗成绩。
【操控】
对于这两款纯实用导向的车来说,驾驶乐趣并不重要,不过Ioniq和Insight仍然表现出了不错的操控。特别是Insight,低速时转向比较轻盈,高速时比较稳重,同时手感比较精准,又不过分灵活,车身的跟随性也较好,侧倾控制得也最好,值得好评。
Ioniq也算是好开的类型,纯论操控和稳定性同样略优于普锐斯。
【滤震】
两款车都同样采用了麦弗逊前悬+多连杆后悬的底盘,舒适性都算不错。不过具体来说,二者风格有所不同——
Ioniq调校得很像欧洲车,底盘比较硬和紧绷,但碰到震动时悬架动作比较干脆,也并不显得单薄;
Insight的底盘则更有一种“粘在地上”的感觉,普通路面的起伏你能感到车轮的晃动几乎不太影响到车身,水平非常高,比雅阁混动的底盘感觉要好得多。
相比之下,四代普锐斯虽然换装了双横臂独立后悬,但整体底盘仍略有不足,滤震效率偏低,不过好在厚实感足够。
总体来说三辆车在滤震舒适性方面都达到了紧凑型车中的优秀水平,而Insight甚至达到了中型车的优秀水平。
【隔音】
静谧性方面,Ioniq大体与Prius一样,属于比较安静的,综合水平不输于普通中型轿车。仔细比较的话,Ioniq在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噪音偶尔会略大一点,高速行驶底盘噪音和风噪略大一点,整体隔音略差一点,但是高速上急加速却没有Prius那种嘶吼又扳回一城。
Insight的隔音则是巨大的短板,即使以标准模式在城市道路行驶,仍然会体现出隔音较差,尤其是发动机噪音明显,在高速上行驶更是胎噪、风噪、底盘噪音、发动机噪音齐鸣,非常不体面,属于紧凑型车中最差一档的表现,明显影响了整车的档次感。
【其他配置】
Ioniq的配置比较常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顶配提供了Blue Link,可以远程控制车辆启动、开启空调。中高配盲区提示功能也比较好用。
Insight则是全系配备了L2自动驾驶系统Honda Sensing,并有非常丰富的摄像头配备,包括三个倒车摄像头和一个在打转向灯时自动显示的右侧盲区摄像头,具有一定吸引力。此外,Insight顶配配备的10扬声器音响素质相当不错,明显好于讴歌RDX昂贵的16扬声器ELS音响。
总结:
尽管在单项比较时,两款车都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超过Prius的点,但其实都存在明显的短板:
Ioniq的后排空间局促,同时动力响应过差;
Insight的噪音过大,同时后备厢不可扩展。
如果硬要在二者中区分一个高下,我个人认为对于美国的用车场景来说,Ioniq的后排空间问题相对可以接受,动力问题也可以适应,价格也比Insight便宜2000美元,更值得推荐一些。
但总的来说,我可能仍然会选择Prius。虽然它在某些方面并不是最优秀的,但落后的地方也都在良好以上,无伤大雅。这种均衡其实才是真正的强大。
文|鱼非鱼
图|鱼非鱼 网络及相关截图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国首个全部由博士组成的
汽车新出行深度研究组织
·
大出行领域博士群
入群渠道
知乎私信 ID:鱼非鱼
邮箱:mrl2030@foxmail.com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