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长沙的一名车主在某二手车行购买了一台宝马X5二手车,该车于2008年出厂并于2009年1月首次上牌。车主在购买该二手车时,车辆显示的里程数为131800公里,而且双方的购车协议上也有清楚写明。
![]()
可是提车后不久,车主就发现车辆在加速时存在强烈的抖动现象,行驶了多天也依然没有消除。在购车约一个月的时间后,车主将车辆送至了宝马4S店检修。经4S店检查后发现,该车辆的行驶里程在2015年的1月记录为22.8万公里,而到了同年的10月就突然变成了12.8万公里。也就是说,就算这辆车在1-10月这段时间内完全没开过,里程数也降了至少10万公里。
![]()
而车主在2018年底购车时,车辆的里程数为131800公里,2015年至2018年的三年时间内,车辆的里程数仅增加了3800公里,对于一款正常行驶的车辆来说,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据4S店的维修人员按照该车的平均里程推算,这台宝马X5至少已经跑了37万公里,与目前车辆显示的行驶里程相差了约23万公里。
除此以外,车主还发现在购车过程中,原定的18万元车价最后实际付款19.4万余元。车主表示:在首付7万元后,二手车行介绍的贷款专员利用“阴阳合同”多贷了1万4千多元,并且贷款未经车主手,直接打到了车行账户。因此,车主就二手车行不告知真实车况、贷款过程收费不明的行为,将车行告上了法庭,要求“退一赔三”。
![]()
经过法院判决,二手车行不构成欺诈,车主赔偿要求不予支持。法院给出的理由是二手车在交易过程中极易发生纠纷,尤其以实际里程数与表显里程数不一致的问题较为常见。但此类情况是否可以认定欺诈不可一概而论(在美国,二手车调里程表是明确的欺诈犯罪)。
![]()
本次事件中的二手车行购买涉事车辆的时间为2018年,购入价格为185000元。但是车主发现车辆里程数变化的时间为2015年,根据车辆差价数额及车辆里程数发生异常变化的时间判断,二手车行主观上不存在虚报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因此不构成欺诈。但是就收费项目不明的问题,法院判定二手车行赔偿车主损失共计2万元。
此外,法院还说明:二手车行本应在车辆交付前以更直接、更明确的方式告知车主车辆的相关信息。而消费者也应该在购买时认真检查车辆情况,或通过4S店等相关专业渠道查询车辆维修、保养、出险等相关记录,避免纠纷。
网友们针对此事也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部分网友认为,购车协议中已经写明了里程数,说明买卖双方就此达成了一致,而这也是该车价值的一部分。
不少网友觉得,篡改车辆行驶里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车辆价值而获取更高的利益,因此这本身即是欺诈行为。
也有人觉得,改里程早已经是二手车行业的“潜规则”,还期望国家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
而获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把行驶里程调为0,法院可以判定为新车。
![]()
在如今新车销量不断下跌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则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3月我国的二手车销量分别为119.79万辆、80.72万辆、125.0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0.79%、1.68%、3.42%。而且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保有量来看,二手车市场仍然有着巨大潜力。
![]()
不过,诸如“调表”、重大事故车或拼装车当二手车销售、费用不透明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而且精明的二手车商把车洗得像新车一样,提升了车辆卖相的同时,一定程度也是清理部分零部件漏油的油污,以次充好。二手车市场“水太深”让普通消费者对二手车望而却步,即使是“懂车”的人也难免“看走眼”,最终结果就和长沙的宝马车主一样——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若想要整个二手车市场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光靠车商更自觉、买家更专业当然远远不够。国家还需要出台更多的相关法律和规定,约束买卖双方的行为,确保车辆品质与其价格相符,并且让车辆信息准确且透明。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是保障了二手车商的合法利益。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尽量选择汽车厂商推出的“认证二手车”等可靠的大平台,车况有保障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时刻牢记“一分钱一分货”,切忌贪小便宜,否则后面分分钟就有个“大坑”在等着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