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新能源汽车从“空谈”到“量产”,如今已仅有一步之遥。
功夫AUTO获悉,5月8日,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向公众公开《恒大智能汽车零部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根据报告,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选址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电子信息工业园,将以纯电动乘用车配套零部件为代表产品,建设年生产纯电动乘用车车身、装配动力单元部件(电池包、驱动单元等采购后组装)各 10 万辆份的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为 6.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926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3.16%,项目计划建成时间为2020年1月。
南沙区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电子信息工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方面在报告中指出,该项目将新建车身联合厂房(含冲压车间和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动力总成车间、动力总成库房、危险品库、危险品废料中心、一般废料中心、污水站、能源中心、用户体验中心、样板车间等,其中总装车间要留待二期发展。
也就是说,明年我们或许还未能看到,由恒大自身生产并组装的新能源汽车在路上驰骋的画面。
公开资料显示,从厂区平面布置图看到,该零部件生产基地将结合汽车生产流线实行厂区的功能分区,划分生产区、公用动力区、厂前区、物流区四个功能区域。
作为核心组成部分的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部,设置有车身联合厂房(含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动力总成车间及其库房、总装车间。
然而,恒大却在环评报告中表示,总装车间将“预留二期发展,本期仅进行建筑物申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恒大在工厂建设初期并没有整车制造的打算,而是通过一定前期积累后才慢慢实现。
“该基地一方面向国内外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配套产品,同时积累制造技术和生产经验,为产品线向下延伸打下坚实的基础。”恒大方面在报告中这样描述道。
其中,样板车间承担关键零部件新产品的前期生产准备、样件试制等试生产工作,零部件试生产规模不超过 30 辆份/年。
根据规划,恒大智能汽车这个零部件生产基地,将以纯电动乘用车配套零部件为代表产品,拟年生产纯电动乘用车车身、装配动力单元部件(电池包、驱动单元等采购后组装)各 10 万辆份。
用地面积约12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6万平方米。项目同时预留二期发展的总装车间,建筑面积约为12.5万平方米。
今年3月,中国恒大发布了2018年财报,恒大在当中指出,要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计划三年内实现50万—100万辆的产能建设。
今年1月,恒大耗资9.3亿美元收购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的51%股权。NEVS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全球性电动汽车公司,聚焦智能出行领域。
目前已研发两款达到量产条件的纯电动汽车车型,拥有已达到量产能力的瑞典特罗尔海坦及中国天津生产基地,并正在筹建上海生产基地。
1月29日,恒大健康(00708.HK)再次发布公告称,恒大NEVS与超级跑车公司柯尼塞格签订合资协议,成立项目公司,将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
如今恒大已斥资200亿元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恒大健康早前也在2018年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天津基地将于6月投产,但拒绝透露新品牌的名字。
然而,功夫AUTO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官网上却发现,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自3月起已经注册了700多个中文商标,看来许老板也是一个有选择困难的人……
其中小编认为,恒大国能新能源在4月注册“索诺”中文名,还挺有机会成为恒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名字的,毕竟有点“与众不同”。
同时,功夫AUTO也发现该公司也在迫切招人中,而且开出的价码还不低。
恒大的“一波三折”造车路如今看来似乎快要走向终点,在许老板不计投入地布局下,恒大这场“新能源造车”战役似乎已没有退路。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退坡的情况下,加上明年特斯拉的入场,以及大众、丰田等新能源产品攻势的全面铺开,恒大这个新入场的“玩家”赢面还有多少,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