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广告狂人》里的凯迪拉克放到今天就不好卖了,即便仍然很诱人
问题在于消费升级并不是只要搞定产品和营销就足够了的,他们的服务远远没跟上变化。
很显然的一个状况,当年买豪华车的人可都是非富即贵,其中甚至不乏愿意花上几百万美元送自己的孩子上美国名校读大学的主儿。现在豪华车的主力消费群体当然就不是那种人了,几百万美元他们一辈子也赚不来,就连买这辆车都得贷款。
这样看来倒也不能说厂商们的服务完全没跟上,至少他们推销厂商金融的时候还是很卖力的。
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都花大几十万买车了,还差那一两万金融服务费吗?」这还真是高看那些豪华车消费者了,他们哪里有那种实力。真正不差那一两万金融服务费的人啊,他们其实就连那大几十万的车钱都不差。
更不要说还有维修保养的问题了。修个车要等多久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真正做到了在修车期间给车主提供代步车的有几个?还是跟之前一模一样的句式:当年的豪华车车主不缺车,他们自己都有不止一台车,不少人极大概率还有配车,更不要说很多豪华车就是大客户作为配车采购的。现在这些车主哪里有这样的实力,修车一个星期他们敢打车一个星期,修车半个月他们敢坐半个月地铁,修车一两个月他们敢骑一两个月共享单车。
「贵族般的服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成了营销服务的典型观念。如果把这种观念嵌入金融服务费、维修代步车这样的场景里看看,严格说它还真是把所有人都当成贵族去「服务」,但是普罗大众可是享受不来。
金融服务费还是引起了舆论关注的,现在还有人勇气十足地继续收取而且加价收取呢,配不配代步车的问题几乎就直接被带过去了。既然都没有引起什么注意,我们自然也没法指望谁会主动去做出改变。
很多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再看,我们会发现它真的就是那么过去了。
直到今天,大多数汽车品牌都没有真的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我们不妨说,他们似乎都没怎么努力去试图改变这些问题。反而他们会简单粗暴地利用各地不同的政策法规去降低解决成本。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荒诞的现象:之前某国际品牌旗舰手机频发爆炸事故,不得不进行全球召回,偏偏只有一个国家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