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着你的钱,还不把你当人看!
对于跨国车企而言,
中国消费者就是待宰肥羊,
这些车企一方面在中国疯狂赚取利润,
另一方面却不把中国消费者当人看。
不仅把三流产品输送到中国,
而且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
大多也多蛮横无理,各种不负责。
从早年间的中国版大众速腾缩水后悬挂,
到今天的中国版本田思域B柱断裂,
导致安全性大缩水,
再到最近沸沸扬扬的西安奔驰维权案。
几乎所有的合资车企,
在产品质量,和对待消费者态度两方面上,
都在执行中国、海外双重标准。
但恰恰这些执行双重标准的车企,
却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
那么,为什么这些合资车企,
都在有恃无恐的搞双重标准?
这首先是监管问题。
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监管,
给了这些车企偷奸耍滑的机会。
大部分车企在汽车生产制造上,
进入国内的车型比国外车型进行了减配。
目的很简单,减少成本,增加销量,
保证利润最大化。
而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了解其中的猫腻,
汽车厂商们更会利用消费者的心理,
从制造上以及策略上来面对中国的市场。
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
即便跨国车企明目张胆搞双重标准,
也也丝毫不会影响其销量和利润。
你看,明明国产速腾缩水了后悬挂,
但是大家依旧热情高涨的买大众。
明明思域的机油门并未解决,
还有严重的安全性缩水问题,
但是本田思域的销量依旧杠杠滴!
究其原因,就是侥幸心理在作祟。
总觉得,这种倒霉事儿,
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再加上动力强,秒天秒地秒空气,
开出去也提升自己的档次。
现在国人在买车问题上,
并不太会注意车的质量问题。
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品牌,
车内空间,外观,乘坐舒适性,
动力以及操控性还有配置。
正是这种我对你各种不好,
你还会疯狂爱我的奇怪现象,
加剧了跨国车企的肆无忌惮。
不仅减配车、特供车越来越多,
而且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
也越来越耍流氓。一旦出了问题,
车企宁愿花大价钱去公关,
也不愿意去真正解决问题。
难道,我们的消费者们没有骨气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其根源在于,
中国还处于汽车消费的初级阶段,
大家对于汽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容易被厂家宣传所误导。
而汽车厂家正是吃准了这一点,
所以搞出了一堆不明觉厉的概念。
比如在早年间,一提到TSI、DSG,
大家就将其等同于高档和科技,
完全忽视了其潜在的问题。
其次,也是由于我们还处在,
汽车消费的初级阶段,
所以汽车除了交通工具之外,
还要承载大量的社交、面子属性。
村东头的铁蛋都买国外品牌了,
我也得买,我就得比他强,
我要买奔驰宝马奥迪!
虽然西安奔驰出了这一事件,
相信大多人还会去购买奔驰。
这也就是大家买车,
还需要考虑别人看自己眼光。
而这就给很多品牌光环强的车企,
营造了坑蒙拐骗的资本。
毕竟,现在靠品牌光环活着的车企,
还是大有人在的。
而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我们的选择太少了!
市场上没有更符合自己需求的车,
我们只能铤而走险,
买一些明知有问题,
却又不得不刷卡的车。
所以,面对这些企业,
范儿也希望我们能像日本和韩国一样,
多多支持我们的自主品牌。
毕竟,现在有一些自主车型,
确实已经足矣媲美合资了。
买一辆国产车,
你可能得不到同级别最领先的技术和操控,
但是,你却可以让飞扬跋扈的跨国车企,
有所收敛、有所顾忌。
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消费者,
才能真正直起腰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跨国车企,
是如何往中国倾销三流产品的,
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后台发送消息“偷工减料”,
看看哪些车企最中外双标。
车有范儿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范儿精选
评车
侃车
揭秘
♥ 点个 在看 鼓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