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汽车行业变革的持续深化,多家跨国车企陷入销量下滑与利润缩水的双重困境,部分企业甚至不得不下调原本设定的年度销量目标。
然而,丰田却于近日再一次主动“上强度”,将2025年全球产量(含雷克萨斯)目标再次上调为1000万辆。这一数字较1月时的计划(990万辆)略有增加。若其超过1000万辆,将与2023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1003万辆持平。同时,丰田还将2026年和2027年的产量预测值分别上调至1020万辆和1050万辆,比年初增加了20万辆左右。
在业内人士看来,丰田之所以能够对于未来销量持乐观态度,这不仅源于其上半年全球产量达到约492万辆,创下半年产量的历史新高,更关键的是,在电动化转型飞速推进的中国市场,其布局与表现为这份信心增添了重要砝码。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上半年在华更是实现了逆势增长,销量达到83.77万辆(含雷克萨斯),同比增长6.8%;截至7月中旬,丰田在中国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而雷克萨斯也以超过8.5万辆的成绩持续领跑进口豪华车市场,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南北丰田两大合资公司的“双轮驱动”同步发力,也印证了丰田在新能源转型层面进行的深度调整正在显现成效,也逐步找到了与中国市场节奏高度适配的发展路径。
可以说,丰田的逆势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其在保持全球优势技术底盘之上,以更开放的姿态重新定义与中国市场关系的结果。这不仅为自身争取到了战略缓冲期,也为合资品牌在迷雾中指明了方向——真正的突围,不是复制过去的成功,而是重新理解中国。
本土化革新的“中国答案”
对于丰田来说,在亮眼销量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显露出的战略决心与体系革新能力。作为合资品牌阵营中为数不多实现正向增长的代表,丰田不仅证明了合资品牌依然具备强劲的市场韧性,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的“逆势突围方法论”。
当前,丰田已然不再是谨慎观望的传统巨头,而是主动拥抱变革的先行者,正在将其在中国市场的角色从全球战略的区域执行者转变为面向未来的本土创新引领者”。
今年以来,丰田敏锐捕捉到行业竞争逻辑的底层变化,明确将本地化战略从“被动适应”升级为“主动定义”,其核心不再是如何将全球车型本地化生产,而是如何以中国为起点、重新定义产品研发、用户体验和价值体系。
这一理念的落地,从丰田研发体系的深度重组可见一斑:通过构建“ONE R&D”研发体制,将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的一汽丰田研发、广汽丰田研发、比亚迪丰田研发,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这不仅是对丰田全球研发模式的突破性颠覆,也体现出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战略决心。
而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丰田首次在中国设立由本地团队主导的“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简称RCE)制度。而RCE制度的建立也意味着中国本地团队将获得从产品企划、技术选型到量产验证的全流程决策权,能够基于中国用户对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快速迭代服务的特殊需求,实现从“需求洞察”到“技术落地”的敏捷响应。
这一变革已开始释放现实成果:一汽丰田推出的bZ5,广汽丰田发布的铂智3X,以及合资品牌首款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的铂智7,皆是在RCE主导下开发的全新产品,代表了丰田在智能电动赛道上的本地化提速。
值得强调的是,丰田在本地化战略上的深度转向,并非简单的“向中国市场妥协”,而是一种更高级形式的融合思维——其不是割裂于全球体系之外的“地方特供”,而是试图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实践,反哺全球体系的演进方向。
换句话说,丰田正在将中国从一个“消费市场”提升为“创新策源地”,让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真正转化为品牌的全球能力。这种“以中国为中心”的价值重构逻辑,或将成为未来跨国车企在新汽车时代赢得主动权的分水岭。
保值率领跑+电动化提速,雷克萨斯的“中国解法”
回顾丰田今年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向好走势,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无疑是雷克萨斯的稳健增长与战略深化。
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二十年,雷克萨斯也在持续加速践行“IN CHINA,FOR CHINA”的全方位本土化战略,其产品、制造、服务到品牌理念的每一个触点都在发生深层次转变。从全新一代ES选择在中国全球首发,到加速推进新能源工厂的本地落地、启动官方易手车业务,雷克萨斯将原本稳扎稳打的“长期主义”价值观落地为具象的本土化体系。
此外,丰田在上海金山区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纯电产品,这一举措不仅是产能本地化的延伸,更是其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的战略信号。依托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成熟的制造能力和研发基础,丰田正通过雷克萨斯构建起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电动+豪华”的高端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雷克萨斯也以其一贯坚守的产品可靠性与品牌稳定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维系住了“价值锚点”。据《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雷克萨斯在多个细分市场表现亮眼:品牌整体三年保值率达到60.51%,位列日系品牌排行榜榜首;ES以63.89%的保值率,位居中进口中大型车排行榜第一;NX以56.18%在进口中型SUV中排名前三。
这些数据背后体现的,不仅是用户对雷克萨斯产品品质的高度信赖,更是其长期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价值回馈的具体体现。在当前消费者日益理性、市场回归价值的阶段,雷克萨斯以稳健的保值能力和品牌信誉,持续稳固其在豪华市场中的独特地位。
尽管与巅峰时期相比,雷克萨斯当前的市场表现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发展路径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体系进化,已足以在一片焦灼的豪华车市场中构筑起一条清晰的突围曲线。在销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正在为丰田在中国的本土化深化、品牌价值重塑以及未来竞争优势的构建提供支点。
可以说,雷克萨斯,不只是丰田智能电动战略的重要实验场,更是丰田全球体系内中国市场角色跃升的关键载体。当其他合资品牌仍在“合资电动车怎么做”上徘徊犹疑时,雷克萨斯已经开始以本地思维、本地体系、本地人才走向新一轮结构性突破。
解锁和中国市场的全新“适配性”
事实上,进入今年以来,不少合资品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进攻势头,纷纷在电动化、智能化、本地化等领域加快转型节奏。在战略重塑、体系重构以及价值重建上纷纷提速。
在这一波合资品牌变革中,丰田显然已经意识到,仅靠产品力的升级远远不够,能否真正讲好本土化融合与智电技术创新的新故事,才是能否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这并不只是产品端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简单问题,更关乎企业能否在研发、管理、销售等多个维度实现体系能力的整体进化,真正跟上中国汽车市场的节奏。
而丰田之所以能够实现逆势增长,其根本在于“主动求变”的决心,以及围绕本地化智电融合战略展开的深度重构。近年来,丰田不断拓展在中国的本土朋友圈,与更多头部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起一个适应本土技术节奏的跨界生态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围绕智能化领域,丰田也在积极与更多中国头部科技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其目前热销的铂智3X与bZ5等纯电车型搭载了Momenta提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覆盖多种中国本土复杂路况;与此同时,丰田与小马智行就L4级别自动驾驶展开深入合作,并加速推进商业化测试与落地。
与此同时,丰田在管理架构上的调整同样值得关注。其中,一汽丰田将销售公司从北京迁至天津,不只是一次地理坐标的移动,更是对组织运行逻辑的重塑——通过销售端的前沿市场洞察,直接导入至天津研发中心和生产体系,实现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联动,提升响应速度与产品精准性。而广汽丰田也积极推进与华为、小米等中国科技力量的合作,并设立2030年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80%的明确目标,直指电动化主战场,展现出合资企业少有的战略魄力。
这种主动求变,是丰田破局中国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对“合资品牌还能否赢”的深层次回应。当其他合资品牌仍纠结于“如何本土化”时,丰田已经从组织架构、供应链生态、人才体系到智电技术实现了全面融入的进化。
在激烈的市场洗牌中,真正的突围者,不是那些等待风口的“跟随者”,而是像丰田这样,敢于打破路径依赖、真正用“中国逻辑”重构“全球打法”的先行者。丰田的今天,或许正预示着未来合资品牌的新生路径——不再是延续旧优势,而是通过主动重构与深度融合,在本土土壤中长出全新的竞争根系。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