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裁定宣告广汽菲克正式破产。这家曾年销20万辆的合资车企,在经历近三年挣扎后,最终因19亿元资产无法偿还40亿元债务而彻底退出市场。
巧合的是,就在广菲克破产消息公布的同一天,广汽本田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其连续第四个月同比下滑的表现同样令人唏嘘不已。要知道,一个耐人寻味的关联已然浮出水面现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李进,正是当年广汽菲克的中方负责人。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对《一品汽车》表示,一家车企倒下,另一家销量暴跌25%,背后是同一个中方掌舵人经历的合资困局。
合资车企的“黑洞魔咒”
事实上,广汽菲克的结局早已注定。自2022年10月进入破产程序以来,其核心资产经历了五次拍卖流拍的尴尬。长沙工厂起拍价从19.15亿元一路腰斩至9.92亿元,依然无人问津。这家由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原菲亚特克莱斯勒)在2010年合资成立的车企,曾有过辉煌时刻。2017年,Jeep国产车型年销量突破20万辆,自由侠、指南者等车型备受市场追捧。
但昙花一现的辉煌掩盖不了根本问题。产品质量缺陷持续发酵,“烧机油”成为Jeep车型的代名词;新能源转型完全空白,十年未推出畅销新车型。到2022年,其销量已暴跌至不足2000辆,资产负债率高达110.8%。
中外股东的战略分歧日益加剧,一方面,广汽重心转向新能源,另一方面,Stellantis未能推动Jeep电动化进程。更值得关注的是人事轨迹。李进作为广汽菲克时任副总经理,与其在广汽本田的现任职位形成耐人寻味的关联。两家车企,不同的合资方,不同的产品阵容,究竟是车不行还是人不行的讨论,也在业内成为热点议题。
李进职业轨迹的“退市魔咒”
深度聚焦李进的职业生涯,可以发现其与多家合资车企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执掌广汽菲克之前,他曾先后在广汽长丰、广汽三菱担任副总经理。这三家车企的共同结局是——退市。
李进于2023年调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时,业界曾期待这位56岁的“车市老兵”能带来转机。但现实很残酷:2025年上半年,广汽本田销量同比暴跌25.63%,仅售出154,647辆。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广本5月份的表现,其单月销量仅13,410辆,同比暴跌58%,几乎被腰斩。对此,《一品汽车》看到,目前广汽本田几乎全靠两款燃油车续命:雅阁和皓影。6月这两款车合计销量占公司整体销量的85%以上,其余车型几乎“集体隐身”。
而对于广汽集团而言,仅仅2022年,广汽集团一年内便失去了两个合资品牌:广汽讴歌和广汽菲克,这一记录使广汽集团获得了“合资车黑洞”的称号,其无疑并不希望广本再度走向破产的终局。
广本断崖式下跌背后的战略迷失
深入分析广汽本田的困境,可以清晰地发现其战略方向存在根本性矛盾。2022年,李进曾公开宣布:“2027年之后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这一决绝表态在当时引发市场震动。
但是,实际执行却陷入两难。当本田过早放弃燃油车优势时,其新能源产品并未做好接棒准备。今年一季度,被寄予厚望的雅阁新能源和皓影新能源累计销量分别仅为1160台和864台。作为广汽本田新能源领域“翻身之作”的e:NP2极湃2销量更是惨淡,一度月销142台无疑令人唏嘘不已。
对此,业内人士向《一品汽车》指出问题核心在于,本田的新能源产品缺乏诚意。以本田P7为例,这款纯电动中型SUV售价19.99万-24.99万元,全系车型都没有自动泊车入位功能,性价比远低于同级国产竞品。更严重的是内部矛盾。据广汽本田相关人士透露,中日双方在新能源战略和技术研发本土化方面存在较大争议,直接拖缓了品牌转型节奏。
金玉其外的“本田大法好”
面对销量断崖式下滑,广汽本田的应对策略显得苍白无力。2023年“金九银十”期间,公司推出动辄4万元的官方钜惠,雅阁优惠4万元,型格优惠3万元。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当时指出:本田等合资车企促销力度已达17.5%,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长期大幅优惠既伤害品牌价值,又让潜在买家产生观望心理。
而在技术层面,本田的保守态度令人费解。当中国自主品牌的智驾系统已下放到十几万元车型时,本田仍在宣传L2+级别的“打灯变道”基础功能。索尼本田移动出行公司社长川西泉曾发表争议言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只是像排列智能手机的图标一样,目前并没有什么技术惊喜。”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数据给了最真实的回应,2025年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56%,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60%腰斩至不足30%。被小鹏、小米、问界等教育过的中国消费者,已不再为“全球车”思维买单。
在《一品汽车》看来,广汽菲克的破产为所有合资车企敲响警钟。其核心资产五度流拍的背后,是燃油车产线转型的高成本困境,接盘者若想生产新能源车,需投入巨额资金改造产线。当下广汽本田面临相似的十字路口。今年一季度,月均销量不足1000台的车型包括飞度、凌派、缤智、冠道以及e:NP2极湃2等。曾经被寄予厚望的ZR-V致在,前三个月累计销量仅129台。
在此背景之下,广汽本田并非没有意识到危机。公司正计划基于本田专属纯电智能架构e:N Architecture F”打造新车型。但业界质疑:当丰田、日产等日系竞品已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时,本田的转型步伐是否太慢?
横向对比同级合资车企布局,可以清晰地看到,日产推出Ariya、启辰大V DD-i和定位亲民的N7;丰田不仅推出铂智3X,还布局增程式车型,智能化表现可圈可点。而本田仍在强调“混动是过渡方案、EV不能太激进”。
而这种保守态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每天1%渗透率增长的背景下,无异于让广汽本田加速自取灭亡。
写在最后:
广汽菲克破产后,其广州工厂已移交广汽埃安用于新能源生产转型。这一安排颇具象征意义,那便是合资车企的产能正被本土新能源品牌接收。而在广汽本田的经销商店内,销售人员仍在向零星顾客介绍雅阁的燃油版车型,其后续发展不禁令人怀疑。
正如前面提到的,广菲克和广本这两家企业背后站着同一个掌舵人。行业变革浪潮中,留给李进打破“合资车黑洞”的职业魔咒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