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顶配还不到7万的入门燃油家轿,右边是起售就超30万的电动敞篷跑车,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么两台“极端”的车会在同一个夜晚的同一场发布会中上市,但在MG这里,一切皆有可能,而且画风极为和谐,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
6月30日晚,MG Holiday在天津举办,这些年MG的活动让人印象深刻,从重庆解放碑到淄博烧烤,从Always YOUNG到YOUNG FOREVER,MG看起来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永远和用户站在一起,为年轻和向往年轻的人打造令人钟情的出行方式和服务。
![]()
在发布会结束之后,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和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接受了有车科技的采访。
守住现在 买断未来
在MG Holiday上,陈萃表示MG将All in新能源,未来2年推出13台新能源车,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年内每隔不到2个月我们就会看到一台MG的新能源车,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MG也在持续推出类似2026款MG5这样的油车,这听起来似乎与“All in新能源”的战略有些矛盾。在编辑看来,一是只有上汽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两手抓,另一方面,在当下MG还是以燃油车作为销量大头的时代,只有守住现在,才有可能买断未来,在未来时机到来时从容入场。
“我认为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没有现在就不会有未来。现在整个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了,未来新能源是大势所趋。”陈萃说道,“站在这个时点上,如果有品牌到今天为止只做燃油车,不做新能源,这个品牌对未来市场也没有那么大的雄心。”
![]()
面对新能源市场,MG想在这条赛道取得积极性突破,必须具备几个前提条件:
一是敢冲。2年13款新车,100亿资金去冲击新能源市场,这放在当下可能几乎没有品牌能做到。敢冲是一个前提,如果看到市场机会,却根本不敢冲,就不可能赢。
二是有底气。MG进入市场不要和竞品同质化地去卷价格,而是通过技术壁垒,有底气的去赢。上汽集团具备非常多的技术储备,像电池技术、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技术等积淀很深,而这就是MG的武器和底气。
![]()
三是开放。通过和OPPO智行合作,力争在座舱领域比小米和华为做得更好,而这种开放的态度,也会帮助MG品牌取得更好的市场影响力。
在中国,最难的是把一个品牌从零做到有,但MG与其它国产品牌最大的不同也是优势在于,作为一个百年品牌,MG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口碑,对于陈萃来说,只要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让产品具备竞争力,具备技术底座和技术亮点、首发优势,就有可能在竞争中突围。
MG+OPPO=OPPOrtunity
在本次MG Holiday上,俞经民宣布MG与OPPO合作打造的手车互联生态系统将在MG4上首发。其实对上汽过去有所了解的朋友会知道,其实早在2019年,上汽就和华为展开战略合作,此次和OPPO在手车互联上的合作让不少人都心生疑问,为什么没有选择和华为再次深化合作,而是选择扶持一个新的品牌进入这一领域。俞经民给到的答案非常清晰且简单:术业有专攻,强强联合,强调的是能为用户带来什么。
“当年阿里巴巴也不造车,后来投了智己汽车。OPPO不造车,我们不造手机,但是我们彼此的生态、用户群相互很有价值。这么多年合作下来,志同道合的成分比较高,用户群体比较像。但是OPPO的用户基本盘很大,所以好戏才刚刚开始。”俞经民说道。
![]()
对销量有没有提升作用,取决于到底能给客户带来多少价值。小米的手车互联上屏很棒,但只能用小米手机,这样的局限性是很强的。今天用的是单屏的手机,手机上屏给你变成双屏,所有的APP都可以让你零成本的学习在车机上使用。俞经民表示MG在用一种很“笨”但也很聪明的方法去做手车互联,而且在手车互联功能的开发上,MG是走在前列的。
![]()
同时俞经民还透露,在全新MG4上,苹果手机一样可以以浮窗的形式投放到屏幕上,华为手机也一样可以以投屏的方式投放在屏幕上,现在使用全量的APP,未来也一定可以使用全量的手机。
“大家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个手机,手机已经变成你的‘好朋友’了,我们现在把你的‘好朋友’搬到车上,这就是我们能够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如果客户喜欢这个体验,买单这个价值,为什么不能买单我的车呢?如果客户买单我的车,当然可以增加我的销量了。”俞经民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