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圈只有两种人:
「看着杜蕾斯的文案,却用着冈本」或者「看着杜蕾斯的文案,也用着杜蕾斯」
广告圈中自然也流传着一句话——论营销,只服杜蕾斯。产品本身自带污力,加上擦边球的营销,就算你往眼睛里洒了十袋去污粉,也控制不住自己足见上扬的嘴角——会心的淫笑是对杜蕾斯文案最基本的尊重。
杜蕾斯官博的日常是这样的
![]()
这样的
![]()
还有这样的
![]()
哪儿有热点,哪儿就有杜蕾斯——我甚至怀疑杜蕾斯的文案团队是不用睡觉的,一天24小时盯着手机看热搜。
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有它
![]()
科比纪念日有它
![]()
人类月球日也有它!这个脚印的姿势我也用过。
![]()
杜蕾斯的官博是广告人茶余饭后的笑点,也承包了厕所里的“尿点”。
当发生了什么大事件时,普通人总是在问别人「快,给我八卦下!咋回事儿」
普通广告公司会立即上微博查看热搜,实时跟进热点事件。
5A广告公司则早已打开杜蕾斯的官博,开始沉思这张图背后的深意,直到眉头舒展,那种过程就像「啪啪啪」会上瘾——区别在于,一个是「快点想出来」,另一个是「不要出来」。
![]()
各界争先模仿杜蕾斯
因为杜蕾斯在营销上的成功,开始出现了各种界的杜蕾斯——但结果往往让大家大失所望。
比如,「从小喝到大」的某纯白液体,坚持了几十年的老包装非要玩点刺激,可惜的是只戳中了消费者的笑点,没有戳中消费者的G点,还顺带被相关部门请去吃了茶点。
![]()
还有自以为高深却丢失了下线的某「一根手指都能开的锁」,蹭热点蹭到了「排雷英雄」的身上,直接触犯《英雄烈士保护法》。
![]()
说实话就算没有违背道德和法律,这样的沙雕广告我看着都觉得脊梁骨发凉——拜托我们想看的是惊喜,不是惊吓!
谁才是车圈杜蕾斯
当然,这么热闹的模仿秀怎么会少得了人才辈出的车圈。
这个圈子集合了大量蓝翔汽修学院毕业的媒体老师,以及齐齐哈尔大学广告学硕士学位的公关团队。
![]()
所以也出现了大量的沙雕营销案例,比如「嘉峪关我们不去了!」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
当然也有捷豹走钢丝这种「惊险」十足,但我不知道是在炫耀什么品牌亮点的营销,反正看完后所有人都说「好看,想再看一次」
![]()
于是国外走一次还不够,来中国又走了一次。我估计拍手叫好的媒体老师是没钱去看一次长隆国际大马戏?
捷豹沉迷于走钢丝,而沃尔沃则痴迷劈叉。
![]()
请来了云顿,在两辆沃尔沃大卡车之间大秀一字马,据说目的是展现卡车的稳定性,但我总觉得这个画风和阿三的画风有点像。
![]()
之前那些车企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操作看得我脑袋疼,脑袋一疼就想吃肉——等等,我为什么想吃肉?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好不容易熬到了9102年,总算等来了我所期待的车圈杜蕾斯——「MG名爵」
因为「陈震手撕奇葩男」,让名爵躺枪「吃肉风波」,本以为又是一波负面消息袭来,没想到名爵却乘势玩起了自黑——既然大家喜欢吃肉,那就每天准点来「爵爷」家吃肉吧。
![]()
不过这个肉可不是随便吃的,开餐前「爵爷」都会说句经典语录,看完你会怀疑万物皆可吃。
比如
![]()
![]()
又比如
![]()
![]()
还有英文版的
![]()
看完这些「吃肉」的理由,我决定了
「饭前看名爵,开胃;饭后看杜蕾斯,开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