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专访】“我们希望从D7开始,用更多产品、用上汽实力来说话,来回归到荣威该有的市场地位。”对于刚刚上市的荣威D7,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冰寄予厚望。
![]()
自品牌创立之初就高举高打的荣威在燃油时代可以说风光无限,不过伴随着新能源车市占率的快速提升,荣威此前似乎有些跟不上趟,没有太多能拿的出手的产品同对手竞争。此次上市的荣威D7双车以及发布的荣威D战略,按照吴冰的话来说,希望能够让荣威重回主赛道,并决战新能源赛道。
![]()
荣威想明白了三件事
无论是站在互联网风口的荣威RX5还是采用雪茄车身设计的荣威750,回顾荣威过去每一台爆款车型,它们无一例外地全部精准抓住了用户需求,并和竞品做出差异化。所以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必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客户、能够为目标人群带来什么,比如客户就想要一台大空间家用车,品牌却给它一堆华而不实的伪科技堆料,那自然会逐渐脱离消费者的主流选择范畴。因此荣威想明白了三件事:
第一,为谁服务?
吴冰表示荣威要为中国最主流人群提供高性价比、高品质汽车,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同时富有进取精神。而此次上市的荣威D7,在编辑看来同样是“脚踏实地”的,不同于以往荣威品牌车型,在荣威D7上几乎看不到花哨的配置,一切都以用户真实使用场景为核心进行研发设计,比如D7放弃了时下大火的L2、L3高阶驾驶辅助,反而着重对斑马智行2.0车机中的导航、语音、娱乐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因为荣威认为这是它们品牌用户最关注的功能之一,做好高阶智驾用户不一定满意,但如果做不好这些基础场景交互,用户一定不满意。
第二,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新能源车型将会是荣威未来产品开发的重点,且DMH将会是产品开发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它符合荣威所服务的目标人群以及对中国最广大地区产品的覆盖。在能源形式上,EV和DMH会双驾并驱,但DMH在荣威看来是更具产品竞争力的能源发展形势。
同时可以看到,这次荣威D7 DMH并不提供短续航版本,起步就是120km长续航版,结合上市价格可谓竞争力十足。吴冰表示,D7在研发以及最终定价阶段,并没有从竞品出发考虑,而是以用户需求为起点,满足中国最主流用户群体的最根本需要。
“客户需要什么样的车,我们就决定造什么样的车。”吴冰说道。
第三,决赛圈怎么打?
面对当下极度内卷的市场,不少品牌都被迫加入价格战,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以价换量并不是一个企业或者市场长期良性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吴冰也表示,荣威不会通过简单地降价和促销来提升品牌知名度,而是通过加大对荣威母品牌的传播,让更多用户关注到荣威在新能源赛道的母品牌标签,以提升品牌和车型的影响力。
品牌的恢复固然需要时间,吴冰表示已经为荣威品牌做了未来三年的产品规划,今年的D7是第一台车,2024年有2台车,2025年有3到4台车,且每年至少推出2款新能源车型,all-in新能源赛道。
荣威需要一台爆款
一条视频能够带火一个博主,一台车同样也能带火一个品牌,在具备清晰品牌定位、产品规划以及丰厚技术储备之后,当下荣威最需要的就是一台爆款车型重振旗鼓,通过用户口碑让荣威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当下市场实在太卷,同质化程度已经很高,因此D7的差异化依旧是它成败的关键所在。在编辑看来,D7的差异化在于它在定位上的降维打击。
![]()
荣威内部为D7提出了“BBA”概念,即B级车的空间、B级车的体验、A级车的价格,用合理的定价,让消费者感知到D7是一台更长尺寸、更大空间、更舒享座舱的产品,满足客户“既要、又要、更要”的想法,进而打造差异化优势。至于为什么要选择B级车作为D家族的切入车型,吴冰表示荣威的技术实力和底蕴能够造出一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B级车;二是布局B级车市场,有利于D家族产品序列的开局,利于后面所有产品的布局。
“从上市的预热期到今天,我们没有预售、没有锁单,基本上今天订单已经破千了,这就是真实的订单。”吴冰说道,“明年双车的销量目标规划是希望突破一万台,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按照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我们有机会尽早实现这个销量目标。”
重振旗鼓的荣威,能否在新能源赛道重回它应有的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