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的电池封装方案主要有三种:圆柱形、方形以及软包。软包方案的市场占额一直较小,2022年国内软包动力电池占比仅为11.7%,而全球占比为24.3%(均含使用铝塑膜的刀片电池)。
![]()
软包方案相对边缘(尤其国内)主要因为成本高。纵使软包方案在效率、寿命以及设计灵活度等方面的上限相较其它两方案都有优势,但在整个汽车行业内卷甚至花卷的大背景下,车企对成本尤其敏感,压力自然就给到了供应链,成本更可控的其它两种方案更受青睐。
生死存亡危急关头,没人关注“天上的大饼”,“口袋里的干饽饽”才能充饥。
降本增效,孚能科技迎破局
有痛点,就解决痛点;成本高,就把成本打下来。
孚能科技在22年9月推出了 SPS(Super Pouch Solution)解决方案。SPS 集大软包电芯、大软包电池系统、大软包电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项创新技术于一体,从充电效率、降本增效、适配车型等方面打造满足客户要求和用户需求的产品。
![]()
简单说,SPS 解决方案靠四项创新技术,成功降低了软包电池成本,在充电效率和适配性等方面也同样出色,能满足客户和用户需求,“天上的大饼”靠低成本落地了。
![]()
化繁为简,性能提升
如果大家关注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的话,不难发现化繁为简、提高整车集成度是一大趋势,CTP、CTC、CTB 等技术的应用都是典型例子。而 SPS 方案中大软包电池系统的思路也是化繁为简、提高集成度。
SPS 大软包电池系统采用液冷板与底盘一体化设计,半固态大软包电芯直接集成于系统底盘,系统零部件减少50%,材料成本降低33%,体积利用率增加30%至75%。
![]()
充电10分钟,续航800里,寿命为4680电池3倍
相比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孚能科技 SPS 的体积利用率高出12%,拥有3倍循环寿命,导热效率提升了60%。
![]()
SPS 以不同充电倍率大软包电芯,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统一配置,满足各类用户的出行和补能需求(基于未来快充充电桩300-350kW的功率推算)。
兼容性提升,进入更宽赛道
此前,孚能科技只专注软包三元锂电池,但毕竟覆盖面有限(软包三元锂电池仅占国内大约3%的市场份额),本次 SPS 的推出大大提升了兼容性。
得益于对材料体系的高度兼容,大软包电芯适用于高镍三元到低镍富锂锰、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等,匹配不同需求。
![]()
而调节电芯厚度可以让底盘高度在85mm到145mm调节,配合不同能量密度的大软包电芯,电池系统容量可覆盖80kWh到150kWh,满足多类车型需求。
![]()
![]()
孚能科技的危与机
现在整个电池产业在多种投资推动下很快就转入产能过剩,全球到2025年的电池需求量都赶不上现在国内的供应量。孚能科技目前所面对的局面,危险与机会并存。
即便孚能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软包电池龙头企业,也难逃2020-2022年持续高营收,但连续亏损的情况,甚至在2023上半年,孚能科技归母净利润为-7.97亿元,亏损继续扩大,还未迎来扭亏为盈的关键节点,SPS 解决方案带来的直观改变仍需一段时间来兑现。
![]()
蛰伏过后,迎接孚能科技的还有机遇!
从去年9月初 SPS 发布会之后,孚能科技与广汽、东风、吉利、江铃等车企都有对接 SPS 项目,有些项目在今年年底会进入量产阶段,还有很多新的项目也在做技术方面的对接。
![]()
此外,早在2018年底,孚能科技与戴姆勒、北京奔驰分别确立了合作关系,成为其电池供应商。2020年7月,戴姆勒又入股孚能科技。
SPS 项目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和与主机厂的深度绑定,是孚能科技未来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的基础,而国资入主和新帅加入将为孚能科技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7月25日,孚能科技宣布停牌。停牌一周后,8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孚能科技股票将于8月2日开市起复牌。
![]()
现任孚能科技总经理陈斌波,于2023年7月加盟孚能科技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曾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兼营销副总经理,东风汽车公司产业政策研究室筹建负责人,敏实集团 CEO、CMO 和客户发展中心总经理,是业内不折不扣的营销大咖。
相信陈斌波丰富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领域以及管理方面的实战经验,能帮助孚能科技在营销、制造、海外布局上完成从腰部到肩部冲向头部的跨越。
总结
SPS 解决方案的推出,是孚能科技打开市场的一大步。虽此前盈利困难,但相信孚能科技凭借技术创新带来的降本增效、与战略客户的强绑定以及大咖的加入能在行业淘汰赛成功突围。淘汰赛结果揭晓不会等太久,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