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表示,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原因是欧盟担心中国车企借助政府的补贴大打价格战,一旦这些低价车进入欧洲市场,可能会影响市场平衡,威胁到欧洲本地的厂商。
![]()
据悉,这个调查需要13个月的时间完成,虽然当下并没有立马给出影响中国车企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产品的相关政策。但未来市场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一事件很快在网上引发热议,毕竟车卖得便宜总归是利好消费者的事情,欧洲市场的消费者也本应是欧盟需要关心的人民。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相关利益方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地方产业,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对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循环并没有起到有利作用。甚至会对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关系产生影响。
![]()
联想到这件事情发生的前几天,慕尼黑车展上德国总理朔尔茨曾为缓解欧洲车企面对中国电动车竞争的焦虑,发表演讲称德国车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倒”,并宣布了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以帮助德国车企发展电动车。
![]()
欧盟这次启动调查的背景,或许也跟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发展迅速,而且出口量日益增多有关。事实上,当下的中国就是全球第一大电动车市场,截止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车出口量达到72.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而这当中,出口到欧洲汽车市场的销量,从2018年的5.7%已经飙升至39.1%,意味着欧洲正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的主要战场。
事实上,欧盟计划启动的这项调查并无依据可循。因为中国政府给予企业的新能源补贴在去年底就已经完全退出了。而且为了让市场从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国内早在2018年开始就已经陆续退坡新能源补贴,为的正是保证市场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