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汽车志的编辑在三亚参加了速腾的上市活动,全新一代速腾,指导价13.18-19.68万元。
第一次看到这个售价,我有点怀疑搞错了。事实上来说,我觉得指导价定得比较高,一汽-大众胆子很大。
短期来看,这个做法是比较冒险的。看回同级别的对手,日系的销量大佬轩逸、思域,美系的英朗,师出同门的朗逸等等,起步价都是定在10万前后,旗舰版也就17万顶天了。反观2019年的速腾,在国内整体车市销量下滑,“消费降级”的年代定出了比对手高出3万的售价,我觉得确实冒险,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这个售价可以持续多久,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速腾应该是会降价的,不然经销商卖不出车厂家挣不到钱,大家肯定都会着急。
不过我其实蛮喜欢做名侦探柯南,一汽-大众耕耘中国市场几十年,不可能对市场不敏感的。但是它为什么还是定这个价格,当我看宝来指导价也定10-16万这个区间,我仿佛有点理解了。
一汽-大众前段时间刚推出自己旗下的子品牌“捷达”,捷达未来生产出售的车肯定是走低端市场的,一汽-大众这次把自己旗下的车指导价都往上提,或许正是为捷达腾出一些市场份额。当然,我仅仅是推测。
上市当晚我认真看了配置表,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喜欢和吐槽的点:
有个533L的超大后备箱,同级别怕是找不出几个对手,到底有多大?迈腾的后备箱也才553L;
全系标配胎压报警,国内的路况维护真的不好,能报警就是安全;
全系标配LED大灯,在合资A级车里是相当少见的;
14.18万那款配置,还是个手动挡。这真的没法接受,出租车师傅看了都想打人;
当前新速腾是国五排放标准,大城市持币待购者有点慌。
第一次看到新速腾,让我对大众刮目相看。大众常被调侃是套娃式的家族式设计,新一代速腾长宽高分别为4753/1800/1462mm,轴距为2731mm,对比起上一代车型,在车长和轴距上几乎增加了100mm,加上神似奥迪A4L的整体设计,新速腾这是往上套娃,这种操作,意向群体谁不赞成,谁敢反对?
对于外观的整体形象的提升,毫无疑问我是欣赏的,买车的人心里面会觉得这车更得体了,吃瓜群众看到则会说“这车看起来比较高级”。
而内饰方面,我尤其要提及的是中控的整体设计,没有猜错的话高配车型上的触控液晶式空调面板应该是大众家族里面“廉价”车型第一次用,迈腾、帕萨特、CC都没有,同胞兄弟朗逸更加不可能有。而且整体中控往驾驶者倾斜尤为讨人喜欢。
本来在我心里对大众的内饰是存在“偏见”的,这个中控的一体性,让我内心的“偏见”魂飞魄散。从颜值上而言,我确实感受到了大众内饰,因为更加设计简约而散发出来的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中控的液晶面板,触控是没有任何反馈的,既没有震动也没有声音,这样子开车的时候想盲操作,臣妾做不到,也做不好。
我们当天拿到的试驾车是指导价19万多的旗舰车型,其实我不太愿意触碰它。大数据告诉我们,国内的用户的购车需求,大部分人会选择中间档次的配置。因此,这次的速腾试驾感受,仅仅适用于1.4T匹配7速双离合的那套动力系统,1.2T的我很想开,可是没机会。
上车开了一会,旗舰车型有电动座椅,并且还是可以调节腰托。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我坚信大众研发速腾的时候没有过多考虑年轻人,前排的座椅很宽很大,没有很好的承托到身体,短时间之内就会出现身体肌肉的疲劳。可能是“德原速”的设计思路,也可能是主打中年用户群体,这个座椅,有待提高。
新速腾的悬挂调得很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我相信是他们所喜欢的,日常驾驶来说我也觉得不赖。只是有一点,你很难想象旗舰版的速腾用的是225 45 R18大尺寸的轮子,而新速腾的方向盘指向性很好,回馈的感觉比前一阵子试驾的7.5代高尔夫更好,但是基于两个前提:悬挂软,座椅宽大,所以你在做一些“非中年人”的操作之时,你会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在晃动。今天翻了翻老黄历,上面写着:曾盛,宜静。
从陵水到三亚,我和速腾在高速路上行驶的100多公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
高速风噪路噪不小耶,还是打开音箱听首歌吧;
丹拿音箱确实好啊!如果这部车不卖那么贵就好了;
悬挂难以抑制震动,坐在车里总觉得上下起伏,算了,还是提速早点回酒店吃饭吧;
1.4T官方数据明明9秒多,刚刚乡县道路开的时候明明感觉爆发一般啊!但是高速路轰起油门来,80-140Km/h的提速怎么感觉还不错啊!
之前开大众,觉得MQB平台的车开起来感觉都差不多。但是这次速腾的试驾打破了我此前的认知。显然,新速腾变得有性格了。它的优缺点比之前开过的大众都要更明显。
2018年全年,速腾卖了31万辆,思域卖了22万辆,2台思域3台速腾,没毛病。
对于它,
我觉得是件坏事,新速腾在我心目中显然是不够完美的,好看不太好开。
我觉得是件好事,新速腾在消费者眼里应该是不错的,管它好不好开,好看就行了。
✏ 撰稿人 | 曾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