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车企间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5月25日上午10点40分,长城汽车官微发布一则《声明》称,公司在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这一天,正好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上市发布会的日子,长城汽车选择这个时候“搅局”,到底是碰巧还是“阳谋”?双方当天就battle了一番,“战事”不断升温。
25日中午,比亚迪义正言辞进行了回应。“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比亚迪认为,长城送检车辆为测试车辆,不能作为依据。
为了自证清白,25日晚间,长城汽车紧急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营状况稳健,并未发生重大改变,并对可能涉及的公司信息披露做好了准备。
双方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宿怨?比亚迪为何只是“口头谴责”,却不愿意拿出自己的检测报告?同为中国品牌的两家“头部”,接下来的battle中,谁会更胜一筹?
长城汽车举报的2款车型秦 PLUS DM-i、宋 PLUS DM-i,都有什么来头?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前4个月,秦的销量为13.06万辆,宋的销量为17.44万辆,分别位列新能源轿车和SUV榜单的销量冠军。
今年5月初,比亚迪发布的4月产销快报显示,公司的新能源车销量再创新高。4月,比亚迪销量为210295辆,而1—4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达到762371辆,同比增长94.3%。
长城汽车正是瞄准了2款“霸榜”车型,隐约中透露出它内心的失落。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长城汽车哈弗H6也在SUV市场一骑绝尘,长期“霸榜”。
相比比亚迪的“高光时刻”,长城汽车今年销量有些“黯然失色”。4月销量为5.38万辆,同比下滑41.41%,环比下滑46.72%;今年1—4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33.73万辆,同比下滑21.67%。
今年初,由特斯拉发起、比亚迪跟进的“降价潮”,至今还令其它品牌不寒而栗。比亚迪冠军版给力的定价,让任何对手都毫无招架之力,而要掌握市场“定价权”的比亚迪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将这一“特技”发挥到了极致。
5月18日,比亚迪汉全新DM系列上市,比亚迪汉DM-i的冠军版的价格再次打破新低,将价格门槛拉低至18.98万元,新旧款车型之间的“价差”达到4.2万元。给两天后上市的全新雅阁“当头一棒”。
5月25日是比亚迪定好的“大喜”日子,发售的是一款重磅车型——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而宋系列2022年的销量为47.9万辆,在比亚迪车型矩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比亚迪还夸下冲击400万辆的海口,宋系列的成功与否是关键一笔。宋Pro DM-i冠军版的售价区间为13.58万—15.98万元,直接将紧凑型插电混动SUV车型价格拉入13万元区间,其“杀伤力”不可谓不大。而长城汽车选择这一时间举报比亚迪,瞬间将这款车的问题放在了聚光灯下。即便不能真正影响产品销量,至少可以恶心一下“宇宙第一”的迪粉们,“搅局”之心路人皆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城与比亚迪之间的爱恨情仇,必然要拉长时间来看。
3月10日,在“长城汽车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宣布推出1000万元悬赏计划,开展专项净网行动,以打击网络水军。
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表示,本应该是抱团取暖的阶段,却有人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侵蚀着来之不易的沃土。3月17日,也就是时隔一周,长城汽车公布了该行动第一阶段进展,累计收到举报信息474条,举报内容以扭曲事实真相、无理由谩骂诋毁、民粹道德讨伐、组团口水战为主。虽然这次长城汽车未指名道姓,但不少人认为暗戳戳有提醒比亚迪的意味在。毕竟,比亚迪水军的“彪悍”在车友圈是出了名的。5月15日,在哈弗枭龙与枭龙MAX上市会上,长城汽车轮值总裁穆峰在开场中便似有所指。比如,“中国品牌,是不是得有点中国品牌的样子?”“控制舆论,难不成比控制品质更重要?”等等。
如果再往前追溯,比亚迪和长城的爱恨情仇还真的不少。
例如,2021年,比亚迪将“魏”商标无偿转让给了长城汽车。“魏”原本只是王朝系列中的一个待规划的车型。但对长城汽车来说意义非凡,“魏”不仅是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的姓氏,更是其高端品牌WEY的中文名字。也许遵从“等价交换原则”,长城汽车也将“登陆舰”商标转让给了比亚迪,之后“登陆舰”成为了比亚迪最新海洋系列中的重要车型。
这其中是双方的友好协商,还是一方的委屈求全,不得而知。
长城与比亚迪之间的恩怨,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各路群众在吃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此次问题的真相。
从比亚迪的回应来看,其实是非常“丢分”的。首先,比亚迪直接喊话,“检测报告无效”。理由是,中汽中心(天津)是按长城的要求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而送检车辆是测试车辆,不符合送检状态。其次,比亚迪希望通过“混淆视听”的方式,将一场产品质量危机转化为自主品牌内讧的闹剧。
小艾和大家一起再来梳理一下双方battle中的一些重要细节:
长城第一份声明中,举报的是比亚迪产品质量有问题:比亚迪秦PLUS 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而比亚迪的回应非常高明。首先,对第三方权威机构中汽中心(天津)的检测结果表示怀疑,“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送检车辆不符合国标”,暗指两者之间可能有不客观的因素存在。其次,大打“感情牌”,以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混动产品的企业身份来博同情,并以“新能源事业”和“中国品牌成长”两张“王牌”引起大家的共情。其最终目是为了“偷换概念”,将原本尖锐的产品质量问题转化为不正当竞争的市场营销行为。
而晚间,长城汽车发布紧急公告,重申对《声明》持以严谨态度。公告称,公司经营状况稳健,并未发生重大改变,回应了比亚迪对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指责。同时表示,《声明》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后,可能涉及需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事宜,愿意积极配合。可见,长城汽车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做检举人。
双方battle可能刚刚拉开序幕,好戏还在后面。
那么,在长城汽车与比亚迪的这场争论中,长城汽车“发难”的底气在哪儿?被“揪住”的常压油箱为什么会导致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汽油易挥发,天气稍微热一点,就能从液态直接气化,而气化后油箱内部的压力会升高,继而影响到油箱的密封性,所以常压油箱都会为其设计一个“碳罐”来管住挥发的汽油。气化的汽油则吸附在罐内的活性炭上,如果控制不住油箱的压力,就会跑出去,而气态汽油就是长城汽车声明中的“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源头。
目前,很多燃油车都是常压油箱,当发动机运转时直接烧油,这自然会抽取掉油箱内部的压力。但如果车辆长时间不开,你会发现,不仅油箱刻度会变低,打开加油盖时也会出现开汽水的声音,这就是油箱的汽油挥发令气压变高所致。
对电机使用较多、油箱有可能长时间闲置的插电混动、增程式汽车来说,一直是纯电行驶,油箱里的燃油长时间用不到,所以应该使用高压油箱。因为光靠“碳罐”吸附已不够用,还要多一个“阀门”,作用是直接把汽油“关住”。高压油箱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汽油挥发污染空气,也能避免汽油的浪费。也就是说,理论上,插混、增程式车辆使用常压油箱,的确达不到排放标准。
由此可见,比亚迪插混车型上理应配备的高压油箱被成本更低的常压油箱代替。再联想比亚迪“一降再降”的市场行为,不免会有降价减配的直观印象。这也是双方battle的焦点所在。
比亚迪在声明中强调,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这句话并不能成为“免死牌”。想当年,“大众排放门”中,大众也曾以“技术牌”试图掩盖“排放不达标”的事实。但东窗事发后,品牌遭遇的是更大的信任危机。
至于比亚迪回应中结尾的三个“!”,更是刷新了外界的认知。不仅对“常压油箱”等关键问题避而不谈,还否认了检测结果,绑架了“新能源事业”和“中国品牌”。
瓜吃到最后,真的为比亚迪的这波操作捏了一把汗。长城汽车的举报信,能够看到更多的“就事论事”,反观比亚迪的回应,不仅感情色彩充斥其中,而且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如果后来真的立案了,比亚迪会不会更被动?
从汽车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互掐”这种行为虽然不鼓励,但行业行稳致远,需要监督和纠偏,也需要“身正不怕影子歪”的技术底色。你可以说长城“眼红”比亚迪,但最终还是靠“事实说话”,比亚迪要想反驳对方,必须得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企业在一次次“相爱相杀”的道路上,不仅会得到历练和成长,也应该有所反思。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