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不算红,但刘涛却“火”了。
近日,智己汽车CEO刘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无意间”得罪了两家造车新贵,他指出,“理想L9开起来像是老款GL8”,并且他不喜欢“移动的奶爸车”这一叫法,不是他的选择;而谈及蔚来时,他则表示智己旗下L7 PK蔚来ET7,没有输面。“虽然短期内可能没有卖过蔚来ET7,但最终一定会卖过它,核心来自于产品。”
![]()
事实上,为了营销,刘涛已不止一次“口出狂言”,刘涛急于为智己汽车出圈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种奇葩的黑红式营销方式未必有效。
去年3月,刘涛在智己L7线上媒体沟通会上直言:“决定花40万元购买燃油车的用户,我觉得他们是很无奈的,说得过分一点叫很悲惨的。”
刘涛给出的理由是:40万级别的BBA燃油车,只能买个2.0T动力,而同样价格的电动车则是可以提供V8的动力。“我一直蛮奇怪为什么年轻人还持续沉浸在BBA构建的传统价值体系当中,一旦你开了电动车,那个老世界根本回不去。”
此外,在成都车展上,刘涛还丝毫不掩饰对智己L7的赞赏,亲自为智己L7贴上了“宝藏车”的标签,并且解释道:“宝藏就是下一个网红、下一个爆款的意思。”
然而,在“Diss他人,捧高自己”的流量之下,智己却始终“未红”。
![]()
实际上,智己在新能源高端汽车赛道难言品牌影响力,这样的开局显然难以达到上汽集团的预期。另一方面,并不突出的产品定位和服务,则是给了消费者一个拒绝智己L7的绝佳理由。而接下来将在明年推出的第二款产品LS7能不能为智己汽车打开新的市场突破口,暂时无法定论。
高端市场本来份额就相对较小,智己同时还面临下手比较早的“造车新势力”品牌的竞争。出于种种焦虑,智己汽车的掌舵人刘涛还在今年频频“出怪招”。
在刘涛自己看来,智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出色的驾控体验。进入智己官网,关于智己 L7 宣传标语从闪转腾挪、游刃有余到贴地飞行,都在宣扬着这辆车的驾控能力。
刘涛为了宣传亲自试驾智己 L7,但却不是在专业的封闭道路进行,而是在真实道路中狂秀车技,很快网友就从刘涛发出来的视频上找到了几处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据网友统计,刘涛驾驶涉及高速违停、变道不打转向灯、实线变道、连续变道和超速等违章行为。
![]()
数据显示去年10月智己汽车销量为860辆,尚不足千辆。无论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新能源发展都进步很大,而智己汽车却是吊车尾了,显然智己在发展策略上还需要更多的斟酌。
新能源汽车领域则方兴未艾,放眼高端市场更是大有可为,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即使入局晚,也拥有后来居上的概率。但如何让消费者认可其产品能够支撑得起这种品牌溢价,是智己汽车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上汽集团最高级别的高端纯电项目,智己汽车可谓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纯电动品牌,对内是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内部资源拉动能力很强;对外则依靠阿里和上海张江高科共同联手,坐拥百亿资金支持。
不过,先天条件虽好,却交出了一份尴尬的成绩单。
![]()
而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网络上还流传了一份《关于鼓励员工购买智己L7-SAIC智行版 公司特别奖励方案》,里面提到了上汽内部员工购买智己L7,优惠达到了11万元。这样操作的背后,不仅折射出智己“卖不动”的困境,也扯下了其高端的标签。
其实,造出一辆车,对智己而言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但问题是如何把车卖出去。显然,刘涛的“金句”,并不能够为智己产生多少正向价值,如何重新规划核心卖点、重视用户体验以及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或是智己打破现有僵局的关键。毕竟,“黑红”有流量,却难有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