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1月份部分车企取得了开门红,让陷入严寒的车市有了一丝暖意。但从最新数据来看,这丝暖意在车市蔓延的大寒流中,瞬即被淹没。
3月8日,乘联会发布了今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16.98万辆,同比下滑了19.0%,环比下滑了45.9%。1-2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333.3万辆,同比下滑了9.8%。
细分板块来看,轿车、MPV、SUV三大板块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轿车2月份销量576239辆,同比下降15.5%;MPV2月销量89179辆,同比下降29.6%;SUV2月销量504333辆,同比下降20.6%。
![]()
当以往的高增长板块SUV不再延续昔日神话,基础板块轿车也出现波动,车市是否真的只能任由寒意侵袭?
答案是否定的。去年以来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今年依旧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实现销量5.08万台,同比上涨了74.4%;1-2月累计批发新能源车14.3万台,累计增量8万台批发累计增133.8%。持续增长态势之下,是车企的密集布局。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发布的新能源车型将达到近30种,发布的厂商数量也有20多家。
![]()
一面是新能源的节节开花,一面是传统燃油车的踽踽不前。虽然很多车企将持续下行的2月车市归结为季节性因素,但就数据而言,这种下跌势头在19年上半年将是常态。
2月份排名前十的厂商中,自主品牌占据了3席,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吉利、长城和长安,前三甲仍然是被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包揽。
虽然市场排名没有太大变化,但头部玩家却是压力山大。数据显示,前十的厂商中,只有长城实现了15.2%的正增长,其他9家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南北大众、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和一汽丰田的降幅保持在10%以内,长安的降幅近乎20%,上汽通用、吉利、上汽通用五菱三家降幅则直接跨越20%,上汽通用五菱的降幅更是高达43.7%。
![]()
分阵营来看,以往实力雄厚的德/日系皆不同程度遇冷,短暂复苏的韩系保持增长势头,自主品牌的马太效应加剧。
德系中以南北大众为代表,二者1-2月累计销量分别为301017辆和270444辆,同比分别下降10.3%、23%。去年以来,双方接连推出多款产品布局SUV市场,进一步蚕食了家轿市场份额。面临自主品牌和日系品牌强大的市场阻力,德系开疆扩土的难度可想而知。
![]()
历经国内车市数道难关的日系,也迎来了不小的考验,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为例。数据显示,2月本田终端销量为75907辆,同比降低1.5%;丰田2月累计销量80000辆,同比增长4.3%;日产2月累计销量76745辆,同比下滑1.8%。
在2018年迎来短暂复苏的韩系,2019年也延续了增长势头。2月份,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纷纷保持了正增长。
即时增速放缓,但是在市场大份额的角度来看,各大阵营的比例还是有增有跌。1-2月,虽然自主品牌和美法系等份额有所萎缩,但德系和日系的市场占比进一步扩大。日系国内市场占比由去年的16.7%上升至今年的20%,德系则由原来的21.5%提升至23.2%。
![]()
车市艰难,会倒逼车企前行,从而加剧行业的淘汰赛。去年以来,自主品牌阵营马太效应明显。今年这一现象将持续增强。
当头部诸如吉利、长城、长安等车企完成品和质的双重布局,优质资源将进一步倾斜。而以往依靠SUV红利发家,没有及时跟上产品布局节奏的企业,将进一步被淘汰。据统计,今年2月,自主品牌同比下滑达到24.4%,前两个月累计下滑达到21.4%。下滑的榜单中,观致、东南、力帆、野马等品牌边缘化趋势愈发明显。
![]()
面对低迷的车市,车企们也都开始努力自救。积极响应国家“汽车下乡”政策,进一步盘活县城市场,刺激农村车市的消费热情。多重购车优惠政策,“以价换量”,打开市场。积极推陈出新,打磨产品的品质,提升品牌形象。
此外,近日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及了汽车产业。为了稳定车市,增强消费信心,政府将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同时,为稳定消费,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将继续执行。
![]()
目前来看,碍于渠道库存调整和因国六而放缓的新车推出步伐,3月份车市回暖依旧压力较大。这场漫长的复苏之路,“流浪”的增速在未来或许会以一种最质朴的方式返回。不再大起大落,而是更加从容平和。
钟观 | 现代、福特在华“瘦身”,中国车市的多米诺骨牌已被推翻?
钟观 | 特斯拉都官降了,中国汽车界的“华为”何时诞生?
钟观 | 被董明珠痛批的中国汽车模具,真有那么不堪吗?
钟观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动力电池企业纵横捭阖
钟观 | 聚焦两会:车界大佬们都说了些啥?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进入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