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柯
每年315晚会的前夕,对赌一下哪家车企能够上榜,几乎成为每位汽车自媒体从业人员的心头大事。
至少,在各大的新闻报道细分领域,很少能够找到跟汽车新闻报道一样,能够持续性地、默契性地对于所在报道领域企业上榜315晚会,显出执着与热情。
显然,央视没有让大家失望。随着近些年汽车消费的急速发展,315晚会检举的大棒,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打到汽车相关企业的身上。
这样来看,315晚会时刻关心大家关心的问题,时刻与消费市场保持着同频共振,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尴尬的问题出现了。
在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登顶全球,中国汽车工业有了与合资品牌相搏的一丝希望的今天,在人人皆为自媒体的今天,我们对于解决问题的希望,依然要寄托在一个315晚会上,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友媒昨天写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很奇特的逻辑,汽车媒体这个角色,本身既不承担责任,也不承担义务,怎么会有人傻到不找责任方而是一个既无责任又无义务的第三方来解决问题?
过去、现在、未来,我从来不敢将媒体或者自媒体这个词挂在身上。但是对于上述表达,我不敢认同。
如果不存在所谓的责任以及义务,我不清楚该怎么解释我们对于315晚会的关注。
尚且恬不知耻高尚一点说,既然存在热情,那么我们每个从业者,打从心里,对于每一个信息的传达,多少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坚持。
在那篇“奥迪车致癌”的黑文里,行文低级,观点错误,缺乏数据支撑,但依旧成为爆文。
在它成为爆文的基础里,信息的不透明性一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反思的,不是这些借着315晚会玩勒索的低级手段,而是广大的汽车自媒体是不是能够争取发出更真实、公正的声音,让事实还原。
讲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315晚会,汽车企业上榜,是一件好事。而汽车企业不上榜,更加是一件好事。
它证明这个行业已经有充分、高度的信息流通。(当然今年无一家上榜,是不是因为行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高度,还要打一个问号。)
用一个故事论证这一切:
1994年,一个叫迈特·德拉吉的高中生在厌倦了711的便利店兼职工作以后,跳槽到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充斥着无聊的时间中,他一边大量阅读着八卦娱乐杂志,一边用一台笨拙的台式电脑,敲打着一些以八卦娱乐为灵感的虚假报道。
很快,迈特·德拉吉不再满足于虚假报道的创作。他建立了一个以专门发布各种街头传闻为主要目的的网站,系统性地提供夹杂着娱乐与新闻的报道。
1997年7月,《新闻周刊》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克林顿绯闻的报道。尽管这篇报道诠释着一份新闻报道所需的客观,但在出版的最后关头,《新闻周刊》办公室依然选择终止了这篇报道,理由是可能会对白宫造成影响。
《新闻周刊》的这个决定,被迈特·德拉吉获知,他在那个充满着谣言的新闻网站上写道:一位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并以此为主体,虚构了大量的事件细节。
自此,这件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它本来真实的面目以及应有的发展方向。在此后的数十年,这件事逐渐以其色情以及荒诞,为全世界所熟知。
它成为了克林顿政治生涯当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黑点之一。
因此,我们来重新发问,作为汽车行业最全面的信息掌握者,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什么?
更多作者文章,点击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