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前夕,很多大企业的公关部门都如临大敌,生怕被借机大做文章。
今年,汽车圈不幸“躺枪”的是奥迪。
3月11日上午,一篇《毁灭中产的毒汽车: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也都得了白血病》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扩散。该文章称,有六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者投诉,他们购买并使用了有异味的奥迪车,患了白血病,而且已经有受害者死亡。
这篇文章罗列的材料,皆是未经证实的医院证明、聊天截图、车主自发拿机器检测的车内气味数据等,还有一些早年媒体报道的拼接,例如2013年央视3·15节目《豪车里的怪味》、2017年深圳消协的调查等等。
车透君初见这篇转发时,其实只撇了一眼,因为这和不少大妈群里转发的“你还在吃这些吗?专家提醒,这些食品致癌!”套路很是雷同,多半只是毫无真实性可言的标题党。
后听媒体同行说,该文章因为渲染了“中产”、“毒汽车”等敏感词,加以“焦虑贩卖”式的写作,被大量转发了。
听闻此讯,车透君又细读了文章,发现该文章的推论逻辑很是牵强,多系断章取义,只需要用简单的问题逻辑细想一下,就会觉得很荒谬,也根本站不住脚。
先问以下三个问题吧:
其一,中国有500万奥迪车主,假设奥迪真的有“毒”,那么导致白血病的绝不会只有几例?
其二,奥迪车主中,既有大量中产阶级,也有一汽奥迪中外方的高层,还有各界专家人士等等(包括汽车界和环保界),难道深知内情的他们都会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甘愿驾乘“毒汽车”吗?
其三,奥迪在华年销60万多辆车子,有必要为了节省那一点点成本,使用致毒材料,而让自己的企业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按照世卫组织下属IARC的研究结论,甲醛和白血病的关联要达到“职业暴露”才会有导致的可能,而装修和车内空气的甲醛含量没有实际证据表明,和白血病存在必然诱发的关联。
再看该文作者引用的“受害者”,一无空气检测机构的专业报告,确定车辆存在甲醛超标;二无医院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结果,确定发病诱因系汽车;三无法院判定,确定汽车空气会致病。
一切实证皆无,就来捏造联系,确实大有恶意诬陷之嫌了。
以车透君对一汽-大众和奥迪的了解,它恰是对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最严苛的车企之一。
早在1991年,在奥迪的倡导下,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的汽车制造商们坐在一起设立了气味评估的统一流程。1992年起,所有德国制造商都采用了奥迪贯用的这一测试流程。
与此同时,一汽-大众也是最早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控制的企业之一。按照国家和德国奥迪标准对产品有完整的管控体系。在产品开发、车型生产、售后监测等方面拥有系统性的气味评价体系及方法。
这套体系包括了:产品开发阶段选用低气味、低散发材料,并拥有严苛的供应商体系;车型生产阶段,对材料、零件和整车进行系统全面的气味控制,并经过德国认证的“金鼻子”气味团队进行主观评价,只有通过严格认证后,车辆方可准许批量生产;售后监测阶段,一汽-大众每年都会联合大众中国调研用户对车辆气味状态是否存在抱怨,以及用户喜欢的气味方向,并将调研结果反馈应用到新车型的开发上,更好地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车透君看来,该文作者要不就是无知而无畏,喜欢写博眼球的文章;要不就是蓄意为之,或是为利益被利用。
联想到了315后,车透君隐隐感觉这件事背后或许并不单纯,从舆论包装和发酵的手法看,挺像是一场有策划有组织的阴谋。单看结尾,“毒汽车消灭掉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消灭掉中产家庭,是影响广泛的、典型的民生问题”,很具煽动性。
对了,有个细节可以告知社友的是,该公众号注册于2019年2月20日,也就是恰好在315之前。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社友们也许要问了,受了这么大的冤枉,一汽奥迪为何不官方回复呢?
车透君判断,这与时间节点有关,在315前夕以及两会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大型国企,一汽奥迪暂时不做官方回复,完全合乎常理。
不过,站在行业的角度上看,车透君认为,圈内人士很有必要高度重视这一“毒诬”事件。
车内空气污染的“祸根”,始于车辆的生产过程。这些污染大多来自车辆的内饰,如皮革座椅、仪表盘等塑料配件、地胶、密封条等,或来自车辆生产所需的稀释剂、胶水、油漆及涂料。正是这些材料,使得车内产生异味,是甲醛、甲苯、二甲苯、甲醇等化学污染物的来源。
在过去几年中,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投诉就从来没有消停过。不光是奥迪,像宝马、奔驰等大品牌和国内许多汽车企业,都曾收到过车主关于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投诉。
为何目前车内空气污染投诉陷入难界定的局面呢?原因是缺乏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新国标。
我国目前唯有2011年出台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列出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一个参考性的浓度指标。
而已知信息显示,新国标还在认证阶段。
但此次“毒诬”奥迪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业界,有必要呼吁及时出台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新国标。
对于车界人士尤其是媒体来说,还有一点更值得深思。那就是在“谣言”面前,更应该明辨是非,不以讹传讹,也不放大恐慌。
若此事背后真有幕后黑手,那其居心真是很可怕。
他们损害的不仅仅是奥迪,更是民众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信任,因此对车圈来说,是真正的“大害”。那些心怀不轨者,今年可以“构陷”奥迪,明年就可能会换种方式“算计”别家车企。
对此,车透君的观点是一定要彻查到底,以正视听。
(车透社出品,主编罗裕,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