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孟笑宇
自从去年广州车展首次亮相后,亚洲龙就成为了话题度最高的日系车型。常看见有人拿它与凯美瑞作比较;也有人会说其会抢了雷克萨斯ES的风头;甚至还有人放出皇冠即将停产的消息,说亚洲龙就是继任车型。
![]()
皇冠停产不是小道消息说了算的,更何况就算皇冠在国内停产,也可以以进口的身份进入国内市场,所以说皇冠停产亚洲龙继任的消息,不过是一汽丰田为了给亚洲龙造势罢了。
![]()
所以说真没必要将亚洲龙拿来和谁比,它不是谁的继任车型,也不是为了和谁竞争,更没有抢谁的风头。
虽然亚洲龙和广汽丰田的凯美瑞以及雷克萨斯的ES都出自丰田厂家最新研发的TNGA架构下的GA-K平台,但其也早以AVALON的身份在北美市场火了好多年了,所以说亚洲龙其实就是一辆独立的车型。
![]()
而我们需要探究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凯美瑞和皇冠之间真的需要一辆亚洲龙吗?
独立于凯美瑞和皇冠之间的亚洲龙
其实从价位来看,我们就可以说亚洲龙存在于凯美瑞和皇冠之间,却又“独善其身”。凯美瑞的定位应该是20万左右,皇冠则高达30万左右——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消费者是25万左右的预算,选择凯美瑞的顶配还是皇冠的丐版?
选前者有点自降身份,选后者又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时候一辆定位于25万左右的车型就显得更加合适,于是亚洲龙来了。
![]()
车身尺寸来说,超过4米9的车身长度与接近2米9的轴距,让亚洲龙都毫无疑问的定位在了凯美瑞与皇冠之间。有人说这可能会让广汽丰田的凯美瑞和一汽丰田自家的皇冠,甚至是雷克萨斯ES销量受到冲击。
![]()
但在我看来,更担心的应该是是奥迪A4、宝马3系、奔驰C级以及凯迪拉克ATS这种入门级豪华车型。
毕竟如果非要将亚洲龙和自家的“亲戚”扯上关系,我只能说其拥有皇冠的一点豪华属性,又比凯美瑞更加实用,还带了一点雷克萨斯ES的设计感。将近亲的优良血统全部汇聚一身,成为了一辆独立车型。
雷克萨斯灵感注入的外观
外观方面,亚洲龙整体设计基于海外版本保持了高度一致,犀利的车头融入了大量雷克萨斯家族的设计语言,纺锤式的中网加入,让亚洲龙成为了目前丰田家族“嘴最大”的一款车型。不过这样的设计语言确实给了新车更强的冲击力。
![]()
配合上4975mm的车身长度,前低后高的车身姿态营造出很强的战斗气息,让亚洲龙的前脸不但具有冲击力,侧面来看也更为修长动感。如果说以前我认为外观个性的车型离不开紧凑,那么亚洲龙大气的外观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
贯穿式的尾灯,拉伸了横向视觉效果,也给亚洲龙在时尚感的营造上大大加分。
内饰一个字:“软”
虽然说亚洲龙的外观足够富有冲击力,但内饰的质感却用一个字来形容便可——“软”。这个软当然是褒义。
内饰设计布局以及用料上大部分采用软性材质进行包裹,常接触到的地方采用了皮革材料包裹。此外,后排除了接近2米9的轴距带来了足够宽敞的腿部空间以外,座椅也宽大柔软,对身体的承托性很好,保障了车上乘客一定的舒适性,甚至在高配车型中还增加了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9英寸中控屏通过两侧的实体按键及触屏操作,就算采用了悬浮式设计,但我个人认为在科技感的营造上仍然差点味道,却不得不承认更加实用。
![]()
不过想来选择亚洲龙的消费群体不会太年轻,这部分消费者更加看重的肯定是实用性以及豪华感。正如我开篇所说,如果是更年轻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20万左右的凯美瑞。
当然了,亚洲龙的这块悬浮式中控屏不仅比凯美瑞大一号,更主要是其支持Car-Play映射功能,虽然这项功能已经不再新鲜,但亚洲龙却是目前丰田在国内唯一支持该功能的车型。
![]()
性能与燃油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作为丰田TNGA平台的旗舰车型,亚洲龙无论是设计还是技术方面都代表着丰田最高端的实力,操控的稳定性、动力的澎湃,超低的油耗都是丰田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些元素都在亚洲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亚洲龙除了热效率高达40%的2.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版本以外,还有丰田的看家好戏——双擎车型。其搭载了一台热效率达到41%的自吸发动机混动版,匹配的是一台双擎车型专属的E-CVT无级变速箱,在提升15%的动力的同时,降低了25%的油耗——百公里平均油耗进行4.3L。
![]()
车闻社后语
亚洲龙即将在国内正式上市,关注这辆车型的朋友与绝对不在少数,其实这就是一辆存在于凯美瑞和皇冠之间的车型,而我相信这个区间也拥有更多刚需的消费者,不得不说一汽丰田在锐志停产、皇冠乏力的时候,引进亚洲龙是一个明智之举,就是不知道等到亚洲龙正式上市后,同级别的入门级豪华车型能否抗住这场大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