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三巨头”之一,威马汽车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人设”都是相对传统和接地气的存在。从收购温州的中顺汽车资质实现自建工厂,到在全国各地招募“智行合伙人”合作铺设交付与服务网络,作为新造车企业的威马都走得像传统车企一样四平八稳。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大幅退坡的背景下,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显著提升。尤其是对于目前还显稚嫩的造车新势力而言,研发、生产、渠道建设和交付等诸多问题,是无法只凭借融资到账就能够解决的。
在获得30亿元C轮融资的沟通会上,亿欧汽车等媒体与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就上述问题进行了交流。
![威马,威马230亿元融资 威马,威马230亿元融资]()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沈晖)
今明两年实现自我造血,暂不考虑科创板上市
在资本寒冬的当下,威马汽车总额30亿元的C轮融资引发了外界关注。不过对于早早便有了2个平台8款车型规划的威马汽车而言,衡量其成功的标准早已不止融资额度一条。如何在资本寒冬、车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尽快摆脱初创公司的身份,实现自我造血和快速盈利才是最大的问题。
根据威马方面公布的数据,该公司在2019年1月在中国市场交付了2005辆EX5新车,这一成绩很可能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目前,威马汽车的销售和交付渠道已经扩展到了全国50个城市。在亿欧汽车所在的北京,已经有超过数千辆EX5跑在了路上。不过由于2019年补贴政策的迟迟不见出台,用户的选购正在受到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小鹏汽车为例,该公司新产品G3补贴后价格普遍上涨超过3万元,超过车辆总价的20%。
针对这一情况,威马汽车推出了保价优选直通车的方案。在客户大定支付后,若2019年补贴额度退坡超过1万元,威马就可以按照2018年的补贴方案将一批特定配置的EX5的探索版/创新版车型卖给用户(数量有限,定完为止)。沈晖表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要消除用户心中对于不确定性的担忧。不过在亿欧汽车看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导致威马产品(以EX5 400为例)的价格上涨额度很可能会大于3万元。这也就是说,威马将会为这批车额外付出每辆3万元的成本,由此带来的财务压力不言而喻。
不过沈晖表示,EX5和威马一直定位于打造售价在20-30万元的智能纯电动汽车,“在产品定义之初我们就确定,智能电动汽车不能靠补贴,一定要靠产品力。”此外他还透露,威马汽车将来没有降价打价格战的计划,“线上线下都一样,智行合伙人也不能随意地调整价格,这能够保障用户体验。”不过沈晖表示,威马汽车未来产品的配置会不断丰富和升级,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作为少数几家迈过“200亿元融资”门槛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在谈到融资用途时表示,C轮的30亿元将会主要用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进行技术研发。不过沈晖表示,融资不会成为威马汽车的生存方式,该公司也暂时不需要新一轮的融资。“从今年开始我们的目标将会调整为自我造血来实现发展,并在明年实现盈利。”
此外,也有媒体向沈晖询问了威马汽车的资本市场上市计划。对此他回应称,目前还没有更多能够对外披露的信息。不过对于近期广受外界关注的科创版,威马汽车还在观望当中,没有详细计划,“我们当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把产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