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喷?”
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此K哥早就见怪不怪。
但这次的瓜属实有点出人意料,怎么两家新能源还杠上了呢?
![]()
前阵子问界M7发布之后,余承东在微博上狂吹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更加速了替代燃油车的步伐。
![]()
结尾还Q了一波理想,表达对理想选择增程模式的赞同。
但随后魏牌CEO李瑞峰发微博回怼了余承东,称“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大嘴:有被内涵到!
![]()
怼完李总还没忘记在结尾加上#余承东称增程车不够先进是胡扯#的话题。
u1s1,K哥要是老余听到这话脸都绿了,还不好怼,DHT确实比小康要先进。
但这两人能吵起来我是真没想到,混动和混动怎么还吵起来了呢?
隔天李瑞峰又带上了#魏牌CEO开撕华为余承东#的话题,发微博称“增程式就是落后的,隔行如隔山,别把随性当个性。”
![]()
并在结尾引导网友投票,你觉得增程式混动到底落后吗?
先表态,这波K哥是站长城DHT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增程式混动本来就是一项落后的技术,本质是选择增程式混动的车企没有投入大量的技术研发资金,选择了结构相对单一的串联式混动技术。
而且增程式也不是节能的最优解,亏电高速行驶时油耗比传统燃油车还要高。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站出来说,增程式结构简单,而且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
确实增程式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再场景化一些,是为了让用户跑长途时不受充电桩的限制。
对于城市用户来说,日常短途出行基本上都是纯电行驶,回家充电桩一插,第二天还是100%电量,用不上汽油。
在这种使用场景下,选择增程式和DHT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理想/小康掌握了超级混动技术,而且可靠性不比增程式差,他们会不会放弃落后的增程式技术?
![]()
答案都不用明说,选择增程式还是过渡的原因占主导,而不是真为了用户考虑。
那4G也能刷剧玩游戏,为什么要发展5G呢?
如果真要分输赢,从市场的反应来说,这波暂时是理想/小康赢了。
要是这事儿到这里为止收了,那余承东也就是嘴大了点的问题,接下来这话那就是“嘴欠”了。
在李瑞峰发微博2小时后,余承东显然没有听进去这些话,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言称,增程作为家里第一辆车非常合适,并且建议“尽快淘汰纯燃油车”。
![]()
当时K哥就黑人问号脸,怎么吹增程式我不管,你唱衰燃油车是几个意思?
不是为什么总有一些大佬要挑战公知的底线,这就是所谓的流量密码?
老话都说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发展新能源是你们的事,但别有事没事儿踩传统燃油车一脚,那我也建议华为尽快淘汰落后的4G技术,你听不听?
其实这事儿K哥早就想说了,营销还得多学学传统燃油车/厂。
![]()
人一直恪守着传统车企的底线,踏实造车,至少不会大放厥词,拿L9对比库里南。
还请拿技术说话,特斯拉有4860大电池,你怎么还在靠发动机堆续航?
那怎么不加大油箱呢,用200L油箱续航不就能突破3000公里?
你们说新能源是大趋势,那K哥还惋惜内燃机的进步就此停摆呢!
5年前宝马才初步解决了烧机油这种基本的问题,内燃机的发展明明大有可为。
却因为大趋势就此停止研发,可惜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