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国内汽车市场的朋友们都知道,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而其中的主角,就包括以特斯拉和一众国产新品牌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那些在燃油车市场纵横捭阖的传统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就没有存在感。
如果从短期来看,真的会有一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要被造车新势力彻底颠覆的感觉。因为至少从销量层面来看,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是完全没有办法和造车新势力们相提并论的。
![]()
日前,一直擅长语出惊人的罗永浩在直播间官宣自己的全新创业公司时,就说道,“当初蔚来、小鹏和理想造车的时候,投资人都说,电动车时代真正能把车做好的,还得是传统的汽车巨头,类似丰田、本田、奔驰、宝马这些,但是走到今天,全球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在电动车时代,所有的传统造车巨头明显落后了。”也就是说,按照老罗的说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已经没有机会了,未来只可能属于新势力车企。
![]()
那么情况真是如此吗?如果按照当下的销量数据,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因为传统豪强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被造车新势力们打得抬不起头来,尤其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也是真的没有办法和新势力车企在销量上掰手腕。
不过老罗的说法似乎并不能站住脚!首先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亚迪!比亚迪应该是目前国内销量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就算是放在整个乘用车市场大格局下,也是销量位居前三的品牌。那么比亚迪现在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一哥,原来呢?恕我直言,在两年之前,比亚迪还是一个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苦苦挣扎的传统弱势品牌,一两年时间过后,比亚迪就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新能源品牌,也还是一家传统车企!
![]()
所以从比亚迪的例子就能看出,至少传统车企是具备成功转型新能源的可能性的,广汽埃安、长安新能源都是例子。所以现在有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较拉胯,有很大的概率,可能就是还没有下定决心彻底转型新能源汽车。
在过去的6月份,国内乘用车的零售销量为194.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当月批发销量为57.1万辆,批发销量的渗透率为26.1%。按照之前的几个月份的数据,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大可能也就到30%。所以目前乘用车市场,依然是燃油车的天下。
![]()
国内市场的体量是非常大的,在过去几年,基本上都保持了每年2000万辆的增量水平,那么就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达到30%,那么依然有1400万辆传统燃油车被销售出去,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依然十分广阔。
那么既然燃油车市场依然广阔,传统车企,尤其是一些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如继续燃油车生产带来的收益,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传统燃油车市场,基本上都是被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把持”的,所以在燃油车领域,传统车企依然有很大的“油水”可捞,让这些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是很足。
![]()
可能有小伙伴就说了,如果传统车企一直沉迷于燃油车,被新势力拉开太远的距离怎么办?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可能除了特斯拉之外,其他造车新势力,包括比亚迪在内,都是不足以让传统车企们生畏的。原因很简单,特斯拉的确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同时占据了体量和技术双重优势,但是特斯拉也不可能“一统江湖”,特斯拉2021年产销量那么优秀,在全球市场也仅仅交付了93.6万辆,所以市场空隙还是很大的。
![]()
而国内其他造车新势力,目前连一个月销量超2万辆的品牌都没有,而且这些造车新势力大多数都是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在核心技术层面也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东西,那么既然体量不大,第三方技术对于所有厂商都是开放的,传统车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
所以在我们看来,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燃油车的生命周期其实还是很长的,短期内传统车企在市场层面还有潜力可挖,而且就算是整个汽车市场逐渐进入新能源时代,传统车企实现转型,难度也不是很大,而且传统车企的深厚的造车底蕴,可能会让它们的新能源汽车迅速占领市场。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目前国内市场很多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数还是“玩票”性质,也就是打心底没有准备攻克新能源市场,这不是这些传统豪强们的真实水平。
![]()
因此,我们认为老罗声称传统车企没有机会了,并不能概括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对决还没有真正开始,现在新能源汽车还处在起步阶段,传统燃油车也远没有到日落西山的地步。所以只有等到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五五开的时候 ,或许我们才能看到传统车企还有没有机会,当然,可能到了那个时候,传统车企们就要“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