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
毫无疑问,这两天的焦点话题就是两会,尤其是5日《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更是从大方向上确定了今年的发展重点。
从汽车产业上讲,因为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历来在两会期间都是被关注的重点,仅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有四处直接提及,三处间接涉及,可算是很重要的比例了。而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汽车界相关人士也为行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提案,这些提案提及的内容都预示着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汽车有智慧经过仔细梳理后,在提案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是智慧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改革。
这样的关注度在意料之中,毕竟以近年来的汽车发展趋势,智慧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中国和汽车界的重点,尤其是在经过2018年的“低谷”之后,技术层面的智慧网联和新能源更是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这一点,也得到专家的认可。据汽车有智慧采访相关专家得到的信息,多数人认为:在经过多年的“试水”后,2019年可能是汽车产业变革的真正新机遇。
智慧网联,不只是智能应用
现今,智能化、网联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自动驾驶为方向的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新四化”发展的重中之重。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今年两会提案中提到,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关键路径。
但在多数消费者的观念里,智慧汽车仅仅停留在智能应用上,比如说手机互联、语音控制、导航搜索等等。但其实除了这些常规意义上的智能应用,智慧汽车还应包括智能路网建设。
在长安总裁朱华荣的提案中,就有针对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车联网发展缺少协调和统筹、车联网发展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朱华荣建议,完善适用于智慧交通的道路设施规范,统一标准,并严格执行;依托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形成标准;建立车联网与汽车零部件统一标准,解决联结汽车、通信、IT共性基础问题,为车联网快速发展做好车辆基础;适当放开民用高清、高精地图(北斗定位)。同时,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加大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平台等公共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共性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这可视为中国汽车对智慧汽车的一次深层次思考。
而且,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趋势,智能网路建设也是必不可少。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认为,在拉动内需、满足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基建需求上,智能路网的建设都具有战略性和必要性,因此他建议国家应加快智能路网建设,助力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应用。
另外,因为车联网的兴起,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成为汽车界和互联网界“跨界”合作的典型模式,互联网公司也对汽车智能网联话题高度关注。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就认为,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或可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即通过对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决策、实时控制”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让老百姓出行更加顺畅和安全。他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建立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并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显然,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汽车人士已经脱离了依靠原有的技术依赖和思考依赖,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方向,这对中国汽车的未来发展是不可估量的。毕竟只有在思想上独立了,才能在技术上实现独立。
虽然这只是提案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国家政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5日人大会议后的部长通道上,汽车有智慧得到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和工信部部长苗圩的回应:他们正在根据这方面的提案,联合科技部等部门研究下一步的政策支持。或许,中国智慧汽车的发展仍需时间,但起码现在意识到发展方向,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新能源汽车改革,要政策也要市场
新能源汽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转折点。
从数据上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略超预期。足可见出,新能源汽车对国内汽车制造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不仅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消费,能够为社会的节能环保做出巨大贡献;还在于,新能源汽车由于与国际制造同处一个起跑线上,这就使得中国汽车“走出去”,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成刻不容缓!
在这次两会中,新能源也是汽车界代表和委员重点关注的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今年提出的议案,主要包括政策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今年的提案主要聚焦新能源城市物流车的推广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则将目光瞄向可再生能源、电化学储能、新能源汽车的融合发展。
汽车有智慧在采访相关人士中获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应该获得的是国家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汽车企业主动根据市场变化发展相应的产品。
一方面,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再到从新一年汽车销量比率的高速攀升,都体现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大。而要想在制造与新突破层面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为国内汽车营造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制造环境,才能使国内新能源汽车健康合理的成长。
另一方面,如何协调好新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推进国内汽车制造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市场的结合,这就不能简单的从技术层面与制造层面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都需要企业因地制宜、并有机的与中国制造特点相结合。
网约车安全,会成为管理重点
除了智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网约车的安全问题是部长通道中记者关心的问题。不同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宏观,部长通道的采访更多涉及到最直接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回答的很认真,他表示,对于网约车政府要加强监管责任,企业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安全是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遵守的底线。
李小鹏说,所谓网约车新政,实际上是指2016年出台的两个文件,一个是指导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另一个是,网约车管理的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出台以来,交通运输部还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下一步,交通运输部也将推进地方政府做好融合发展的工作,促进包括网约车在内的整个出租汽车行业,规范、有序、健康、稳定发展,为人民群众出行服好务。
另外,汽车有智慧也查询到,目前的网约车日均使用量达到2000万人次。在两会的提案中就为网约车的乘客和司机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网约车通道。网约车通道的开辟可以引入灵活机动的网约车运力,有效减少乘客等待时间。网约车司机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餐饮、厕所、休息等基本问题常常无处解决,设置专门的网约车蓄车区域和配套服务设施,也有利于保障司机的基本权利。而且,设置网约车专用通道,还有利于规范网约车管理,防止网约车的调度干扰机场和高铁站交通秩序,从而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管理效率。
或许,网约车的管理相对于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民生缩影,却也反映出普通民众对现代出行模式变化的需求。用一句最通俗易懂的话就是:网约车和其它的交通运输新业态一样,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科技创新、改善服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智慧点评:中国汽车工业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国内车企虽然已建立了体系、品质、服务的全方位能力,却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处理。而在两会上通过的提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些来自汽车行业的代表所提出的建议想必也是如此。
而且,对于中国汽车的发展现状,如何解决新技术问题、如何让新技术更好的为企业和大众发展服务,都需要汽车界共同的反思,不管是智慧网联、新能源汽车、还是网约车,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此。鼓励和推动企业在新阶段发展自身优势,保障大众出行便捷安全,这才是任何一个变革时期的最终意义。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商务微信:xuan18621718528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我们的10W+文章
中国最富的三个村子,街上停满宝马保时捷,堪比“中国小迪拜”!
2014年创刊
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平台
流量较大的智慧汽车平台
专注评测、视频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汽车有文化媒体集群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