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叔:在行业火爆时,往往人人都能分一杯羹。而一旦进入调整期,一场优胜劣汰的游戏就将上演。中国车市长达28年的高速增长之路,催生了一大批车企,各自静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自己活法。而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终于近乎饱和,进入负增长的调整期,车企淘汰赛甚嚣尘上。
吉利总裁李书福去年就曾公开发表言论,说未来10年,80%以上的车企品牌将被淘汰!当时主要说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而近日,北汽新能源相关领导也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经提前开启,预计未来80%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被淘汰。
![]()
8成车企将要淘汰?不管是危言耸听还是终将兑现的预言,时间都会证明这一切,我们暂且不去考究。不过这其中透露出车企未来发展的危机,不容轻视。这几年,因政策引导,真金白银的补贴,涌现出大量的造车新势力。而伴随补贴退坡,“PPT造车” 交付困难,必然导致一大批汽车品牌被淘汰。
在2016、2017年,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巨额补贴,各大资本纷纷涌入。截止到2018年底,单造车新势力就超过100家。这其中很多都可能只有一个名或只有一款概念车,压根没有量产交付的实力,甚至绝大多数连生产资质都没获得。其目的也许就是为了圈钱圈地而来。下图部分造车新势力,估计很多大家都不认识。
![]()
正因如此,很多造车新势力都被打上“PPT造车”的称号,而能否真正实现量产,就是其摘掉这个帽子的最直接证明。据统计,在2018年底,有开始生产和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仅10家左右。
![]()
所以,在多达上百家的车企中,有无交付能力可以成为简单评判各造车新势力的一大标准之一。如按等级来分的话,第一级别的则是以蔚来、威马、小鹏等已实现交付,知名度高,投资资本大的新势力所占领。而第二级别则是正在准备交付中的拜腾、爱驰、车和家等车企,排名第三等级的则是知名度低,还没交付量产消息的如游侠、正道、奇点等一众车企。
![]()
这些处于第二、第三等级的车企,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是最有可能被淘汰出局的汽车品牌。尤其是随着2019年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坡,到2020年彻底退坡,新能源汽车行业之前高额补贴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传统车企正在加紧布局推出新产品,而造车新势力的市场空间日益狭窄,这些造车新势力无概念可炒。
在2018年车市开始下滑调整中,虽然新能源汽车领域逆市增长,但是体量很小。传统燃油车年产销纷纷突破2000万辆,而新能源只有100万辆左右,仅占据5%的汽车市场份额。也就是大家目前主流的消费选择还是首先燃油车,之前新能源车都是政策导向。如今政策的无形之手逐渐退去,将变成由市场驱动为导向,其生存力将大打折扣。
![]()
最直接的挑战就是补贴退坡加剧,新能源车企的成本将加剧,难以同传统燃油车以及它们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对抗。另外,在双积分的压力下,各传统车商都加大了新能源车型的推出。原来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新能源局面将演变成合资、跨国车企的多方竞争。
其它诸如销售渠道,技术水平、生产资质等领域的实力,也是造车新势力要面临的各种挑战。接下来的新能源市场必定更加艰难,唯有谁能持续生产高质量的车型,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谁生存下去的机遇就更大。
造车就是一个极为烧钱的事情,据称特斯拉一分钟要烧掉8000美元。所以,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造车注定很难成功。这也就是蔚来汽车为什么着急赴美上市的原因。据称,蔚来已经烧完了其融资的近百亿元人民币,而且目前造车新势力都处于亏钱状态,特斯拉除外。特斯拉一直到去年4季度,在第4款车型Model3大量交付后才开始盈利。
![]()
下图是目前国内主要一些造车新势力的融资情况,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撑,很多造车新势力都难长期维持下去。目前已经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因资金问题,而没有任何进度,基本就是等着被淘汰出局。
![]()
如今的造车新势力已经不在是2、3年前备受资本青睐的香饽饽。随着量产车型没能交付,造车周期被无限延长,很多资本都开始丧失了耐心。这也使得造车新势力融资越来越艰难。近期,各车企融资的消息也是鲜有耳闻。因此,一批面临补给的造车新势力,将被资金这根稻草压垮。
![]()
主编有话说:新能源汽车厂家已经站在了淘汰赛的跑道上,随着补贴退坡,产品竞争加剧,未来几年会有不少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成为炮灰被淘汰出局。而那些竞争力强的车企,将享受更宽阔的市场和更好的资源。毕竟,国家政策也在朝着高品质新能源车型的方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