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宝沃汽车前母公司福田汽车挂牌出售手里宝沃67%的股份,想要给宝沃43亿的债务和16亿的亏损找个接盘侠。今年年初,北汽福田和神州优车共同对外宣称,宝沃67%的股份正式出售给神州系前台公司长盛兴业,宝沃汽车的控股权自此花落神州。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宗成功的双赢收购案,宝沃股权的转让不但把福田从宝沃的债务泥潭中拯救出来,也成全了神州企图进军汽车制造业的野心,资本的注入也让摇摇欲坠的宝沃得到了再一次喘息的机会,可谓三方获利。
然而,新股东的股权还没拿稳,问题就跟着出现了。
2月25日,多名宝沃经销商代表前往北京福田总部拉横幅声讨,要求福田对宝沃现有经销商进行“退网赔偿”。
![]()
据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就与神州控股宝沃有关。经销商代表表示,宝沃汽车进驻中国式市场时走的是“德国百年品牌”的高端路线,北汽福田以此进行欺骗性招商,经销商在建店和推广品牌上完全比照一线豪华品牌的规格,成本投入往往达到六七千万元甚至更高。
今年年初,福田在没有通知经销商的情况下将实际控股权转让给神州,神州接手后马上宣布革新汽车行业传统销售模式,预备消解原有的4S店模式,以“千城万店形式来开展营销”。“千城万店”营销模式将得到神州公司内部的建店补贴,对神州系员工来说固然是一次“创业机会”,但对于宝沃原有的经销商而言则是一场灾难,千城万店模式的涌入将意味着宝沃产品“市场价格混乱”、“销售网络不可控”、“经营成本及贷款利息的日益沉重”等严重问题。
宝沃经销商一张多名经销商联合签名盖章的“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函中写道,原承诺一城多店一伙伴的政策完全取消,现最新的招商政策千城万店,只需要50平米就可以开店,这个模式让本来按砸后4S店投入几百上千万还在持续亏损的经销商雪上加霜。
![]()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收购还未正式落听时,宝沃经销商就已经因为神州系的介入向宝沃发了联名公函。公函中指出,宝沃引入神州优车体系下的买买车等渠道进入销售终端,并且提供55折的大客户优惠价,对经销商价格来说非常不公平。此外,宝沃之前承诺的年内推新、销售返利等条款均未实现,加上宝沃内部管理混乱,经销商与厂商沟通困难,更加助长了经销商的不满情绪。
对此事件,宝沃方面给出的回应是,已经针对神州优车买买车的大客户折扣问题做出处理,销售返利的问题也在事后给了补偿,经销商的联名上书只是个别经销商借机提不合理要求故意混淆视听。
![]()
话说回来,神州系其实一直都有染指汽车制造领域的野心,前两年在出行领域大展拳脚,先后收购优车产业基金合伙份额和车易行股份,去年则毫不掩饰地直指宝沃汽车控股权。
作为德国的老牌汽车产生,宝沃拥有完善的整车制造能力,计算和硬件上都比本土车企有优势,最重要的是,这货虽然经常缺钱到奄奄一息,但是从没死彻底过,只要给到资金支持马上就能抖起来,可谓一员嘚瑟型的福将,对于对自己的资金能力有着绝对信心的神州来说,宝沃是其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绝佳跳板。
神州系介入宝沃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将宝沃原CEO杨嵩为代表的多名管理层解雇,聘任前麦格纳斯太尔亚太区总裁布鲁诺.兰伯特为总裁,令其带领高管团队履新宝沃汽车;神州系掌门人陆正耀在首次经销商、媒体、合作伙伴见面会上表示革新汽车行业传统销售模式,原有的经销商可以加入“千城万店”体系,如不愿加入,就按照北汽福田原先与经销商谈的条件进行补助。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宝沃汽车的经销商们太过于被动,宝沃被收购后他们没能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不确定能不能拿到所谓的退网补偿,换言之,他们是这个三方获利的收购案中被牺牲利益的一群人。
而对于福田来说,现在也远不到庆功的时刻。去年12月6日,工信部一纸文件下发,允许具有相同生产资质的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代工,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准入。“车企代工”官方认证为合法操作,这使得生产资质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优势所在。原本宝沃手里的生产资质,完全可以作为福田将其待价而沽的本钱,因此咬紧牙关替宝沃承担亏损和债务,就等着一举卖个好价钱来填坑。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这场收购案中福田不但从主导地位落入下风,没能卖出预想中的好价钱,还要自己承担与经销商的纠纷,而宝沃的新东家神州就抄着手在一边看热闹。
新资本的入场的确会给传统汽车厂商造成冲击,使宝沃经销商与福田如今敌对的始作俑者神州也并不是针对谁,只是想要随大流地开始新零售模式,跟传统的汽车经销商模式说拜拜只不过是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
神州以宝沃为架构展开的“千城万店”只是众多试图重塑汽车产业模式大军中的一员,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很多尝试。新旧势力的交锋在2019年会愈演愈烈,传统经销商与厂商的对垒也许仍会发生,只希望厂商在改革的同时处理好遗留问题,不要让经销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牺牲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