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GE11,从早期工信部新车目录曝光到接下来吉利逐步释放产品信息,再到此次正式亮相,我们几乎已经从图片上“完完全全”的认识了这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了这款产品之后,才发现它上面有众多的细节——实用性、互联性、高效率和空气动力学等等,是必须贴近了才能观察到。
很多人看到如此简洁的外形设计和极具未来感的内饰,只会觉得这还是一款概念产品。可真实情况是,这款纯电动车型将在第二季度正式上市,并作为吉利新能源品牌独立后的第一款全新车型推向市场。现在,吉利揭晓了GE11的面纱:
这款车让我们看到了吉利在造型领域的创新,更让我们看到了吉利在空气动力学上的大跨步前进。
一窥全貌
“(GE11设计)这串密码来源于技术的革新、来源于对互联性与实用性的诉求、来源于对新的边界和结构的观察、同时也兼顾了空气动力学与高效率。”吉利汽车中国造型设计中心总经理白高颐用这段开场白来概述GE11的设计。
可以说,设计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对于吉利设计团队来说,是一件“乐见其成”的事情,因为可以打破设计传统燃油车的限制,做出更多创新探索。为此,白高颐带领造型设计团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设计语言——多维流动生命力,将许多无法在传统燃油车上实现的设计理念付诸于这款全新电动车。
流动的线条和流动的曲面,是吉利GE11的关键词。当然,这样的描述并不新鲜,包括轿跑式的车身设计、封闭式的前脸设计都在很多纯电动车产品上可以看到。但最为关键的是,吉利GE11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
这些流动的线条通过型面的排布和几何切割细节来进行组合,使用了大量的矢量图形,以此体现“科技、前卫、极简”的理念。
实际上,吉利GE11整车上并没有复杂的线条,寥寥几笔都是干净利落,没有复杂的构型。例如,在传统平直的车身腰线之外,延伸出几何线条的下腰线,勾连侧裙,形成了隐约的层次感。与此同时,银色的车门把手被隐藏在了车门内,但是凸起的折痕设计同样贯穿了几何感的设计语言。
同理,“一”字形简明大灯像锐厉的刀刃,前脸正中也是一道折痕,都极力体现简约风格。转而在下部进气格栅提炼了吉利传统的“回纹”设计,两侧“荡起”的波纹也让平淡的封闭式前脸多了一些层次,但同时取消了雾灯设计,显得颇为“纯净”。
凸显“前卫”设计的一点在于全新“量子银盾车标”的使用上。如果你在正面看,会发现车头是一个向下俯冲的姿态,而车标部分是悬浮的——六边形车标也是有立体感——更突出科技感和未来感。转到车尾,也同样是简单横向设计,甚至取消了车尾的LOGO设计,仅在横条状的贯穿式镀铬条上打上GEELY字样;另一个比较有亮点的设计是在车尾的一体式尾翼上,显得动感而时尚,但依然简洁。
期待中的创新内饰
整体外形设计配合纯白色的外观,我们可以用“纯净”来概括。可是如果你以为吉利造型团队所探索出的创新设计仅仅是“简约”,那就太小看吉利了。事实上,吉利造型团队花了更多的精力在GE11内饰创新设计上,从车内层次营造,到细节造型、再到材质、以及交互体验等等,都跳出一般传统车型的风格。
由于吉利这次并没有开放GE11的内饰,我们只能透过车窗玻璃观察车内。可以看到,悬浮式的空调控制面板和中央扶手通道形成交错设计,这是一个创新;中央扶手通道上的实体按键除了旋钮式换挡、启动键、电子手刹和倒车雷达之外再无其他。
而简洁的设计也表现在双幅方向盘的设计上,还有则是GE11将仪表盘缩小成一个小屏幕放置在方向盘后面。对此吉利设计师解释,这是基于电动车的使用方式而创新的设计方案,因为取消掉转速表之后,信息可以集合显示在一块小屏幕上。当然,我们还注意到,吉利也准备了一个HUD平视显示器,根据实车上这块仪器的大小,我们猜测HUD的尺寸不会太小。
而从吉利给出的内饰效果图来看,“正六边形”的几何形状是GE11的一个基础设计元素。我们看到,车内大量细节都是六边形的设计,比如副仪表台上面的花纹、中央扶手通道上触摸式按键的形状、仪表盘上的UI等,都体现了六边形元素,在设计上营造出全然不同于燃油车的数字化和科技化感受。而更多地方则是采用了六边形的变形,包括中控的边缘勾勒、中央扶手的杯架、方向盘多功能键的边缘、出风口设计、轮毂设计等无不如此。
为什么采用六边形呢?白高颐解释说这是因为吉利的标识也是六边形、六边形也有多维度的概念,比如集成式电路、数字化等等,是很有未来感的形态。因此吉利设计团队从外形到内饰,再到交互体验,都大量使用了这一特征设计元素,形成了统一、协调的设计效果。
事实上,白高颐也强调我们需要更多的去体验这款车带来的创新感,尤其是在交互上,包括中控显示、Touch Bar触控面板、仪表显示和HUD这些数字显示的无缝连接。在他看来,这一环节是GE11创新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硬件和软件相互整合的模式下,控制面板上的实体按键和虚拟按键完美匹配。”
“GE11的设计团队比我以往参与的项目都更为紧密,从每个设计师到工程师专家们,都基于整车的一体性和协调性为出发点,而不是分为外观、内饰、色彩纹理等各个模块各自为战,我们是一个整体。”白高颐再度强调了这款全新产品在设计环节的不同寻常。
如何达成0.2375
吉利GE11这次在风阻系数上达成了自主品牌量产车、甚至在全球量产车上面也是一个极佳的成绩——0.2375Cd值。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查了一下,之前荣威i6说自己0.25的风阻系数大概排在全球量产车的第五名,而第四名奥迪A4和奔驰上一代E级是0.23、新近上市的Model 3 也是0.23。换句话说,此次GE11所实现的风阻系数至少也是和特斯拉Model 3一个级别,属于全球领先。
为什么别家都是0.23、0.25的风阻系数,吉利此次标明的是小数点后四位呢?对此,吉利空气动力学开发高级技术专家罗标能表示,这个“0.2375”是真实在风洞吹出来的数据。
在GE11项目的空气动力学开发过程中,吉利设计师和工程师历时两年七个阶段,提出了超过200种方案、几千次仿真分析,并且在耗资巨大的风洞试验中做了总计大约80个小时。罗标能也强调:“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并不体现为造型夸张或体积大。比如GE11几项降低风阻的重点部位,包括主动进气格栅、前轮扰流板、流线型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空气动力学轮辋和尾翼等等,并没有非常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但对降低风阻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注意到,GE11的车头部分非常低趴,同时具有流线型的电动机舱盖。工程师表示,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撞开”车前的空气,减小气流对整车正面的冲击,而电动机舱盖上设计的气流引导线,可以引导正面气流从车的两侧流过。
“我们曾经设想过用全封闭式的前脸来减小空气阻力,然而考虑到依然需要利用空气对车辆进行一些散热冷却,所以还是采用了下半部分进气格栅的设计,只是利用主动式进气格栅来进行优化。”罗标能解释说,GE11上的主动进气格栅有7种开度,以对应不同空气量,可以降低Cd0.014的风阻。据说,特斯拉Model 3同样是这样的思路,只不过其主动进气格栅放在了两侧雾灯区域,比较隐蔽。
同时,GE11的前保半涟漪样式也不仅仅是为了造型需求,实际上此处通过微妙的型面设计,避免侧围气流的分离,同时保护轮胎免受气流的直接冲击,降低风阻,还能起到降低车身污染的作用。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18寸封闭式轮毂设计样式在降低Cd0.09风阻的同时,确保了制动盘散热性能。
更为典型的降低风阻设计在于“鸭尾”造型。为了进行尾涡控制,吉利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了数次改进,通过对上翘角度的控制,结合造型的需求,在导流、减小尾涡的同时,也能起到降低车尾升力的作用,增强高速行驶稳定性。同样的细节改进还出现在后视镜的设计上,通过选择最优的倒角设计,加上后视镜上能够看到导流线的设计,除了风阻降低Cd0.007之外,还能降低3.9dB的风噪、提升6.8%的车内语音清晰度。
吉利方面认为,为了做到当前的超低风阻系统,他们的工作还包括平整底盘护板、优化车侧裙、优化保险杠造型等等非常多的细节,只是用户并不需要知道每一项空气动力学的优化设计。从工程师的角度而言,用户到时候需要记住GE11的风阻系数只有Cd0.2375,能带来更低的耗电量、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平稳的驾驶体验,这才是重点。
驾仕总结:
在驾仕派看来,正是由于这种超低风阻系数,使得GE11在造型上已经更加贴近一款纯电动车的本质形象,几乎把所有花哨和多余干扰都去掉。最终,GE11所呈现的极简风格既是设计的要求,也是纯电动车低能耗的极致工程展现,同时也解释了GE11在未来感上突出的原因。
可以说,吉利用GE11的设计和空气动力学水平,展现了一个中国品牌为全球市场打造的纯电动车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这也是我们对它报以期待的原因。
文|JackieLXX
图|JackieLXX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