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第二周,(乘用车)整车板块18家上市公司(23支股票)股价平均上涨0.7%,市值增加66.88亿元,勉强回暖。其中股价上涨和下滑的股票各11支。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美股以上涨13.89%领涨,截至10日收盘报32.46美元/股,市值增加约260亿元;不过理想汽车H股却下跌了9.52%,市值损失约218亿元。
![]()
12月3日的那个黑色星期五,三家美股造车新势力受中概股从美股退市担忧影响,纷纷大跌。对股市潜在风险的担忧,也传导至港股市场,理想汽车H股和小鹏汽车H股6日分别收跌12.84%和7.96%。
消息面上,理想汽车11月交付过万的消息仍在发酵。上周,大摩给予理想汽车H股“增持”评级,目标价189港元,该股12月10日的收盘价仅为122.6港元/股。
从一定程度上讲,理想汽车取得阶段性成功,车型单一、售价高昂,却在市场中,过五关斩六将,月度交付突破万辆,实属不易。不过,这种领先优势是否可持续?毕竟,市场中的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浮现,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胶着,理想汽车准备好更加残酷激烈的“内卷”了吗?
上周,广汽集团H股以7.35%涨幅位列第二,截至10日收盘报8.62港元/股,市值增加61亿港元。
11月,广汽集团产销分别为23.4万辆和2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6%和2.98%。
![]()
其中广汽本田11月销售7.77万辆,同比减少近10%;而广汽丰田则销售了8.5万辆,同比增加近10%。从累计数据来看,广汽本田为70.2万辆,而广汽丰田则达到72.9万辆。“两田”回暖争锋,谁主集团沉浮?
再来看自主方面,广汽乘用车11月销售3.5万辆,累计达到29.2万辆,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广汽埃安同样表现较强,11月达到7190辆,累计超过10万辆,同比翻倍。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近日曾表示,到2025年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00万辆。
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依然疲软,尤其是前者,无论是单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均同比腰斩。
对于这份销量业绩,民生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等机构,纷纷给出乐观预期。
上周,小鹏汽车美股以上涨6.92%位列第三,截至10日收盘报46.83美元/股,市值增加约165亿元。不过,小鹏汽车H股却下跌8.06%,市值损失了221亿元。
12月10日,摩通首次给予小鹏汽车H股“增持”评级,目标价240港元,而当天该股报收180.2港元/股。
![]()
在11月交付量中,小鹏汽车成为三势力中的执牛耳者,上量势头迅猛。不过,小鹏汽车近日也卷入一则“骗补”闹剧,目前官方已正式致歉回应。成长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很重要。
另外一家美股造车新势力蔚来上涨6.56%,市值增加约21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于12月6日盘中刷新52周最低29.66美元/股。
跌幅方面,*ST众泰因下跌10.14%领跌,截至10日收盘报7.53元/股,市值减少17.24亿元,该股上周出现两次跌停。
截至11月30日,众泰汽车股东“金马集团”,因部分股份被司法处置,持股比例由5.21%变更为4.72%。这还不算完,金马集团所持的约9573.3万股股份全部为被冻结状态,在结束8000万股司法拍卖后,最终金马集团的持股比例将减少至0.78%,不足1%。
众泰汽车还拟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届时公司总股本将增至5,069,178,220 股。在最新一期关于重整进展的公告中,众泰汽车还表示,目前12名财务投资人已向管理人指定账户合计支付12亿元投资款,不过看完这12名投资人,有网友不禁调侃,虾兵蟹将一大堆有啥用?
![]()
濒临破产的众泰汽车,股价市值曾一路狂飙,还不是吊足了股民胃口,以为它会憋个大招……
其余跌幅较大的个股有理想汽车H股和小鹏汽车H股,正如上文已提及,两家企业美股在经历黑色星期五后明显回暖,而港股上周首个交易日即12月6日承受连带影响。
整体而言,乘用车板块表现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