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各个车企11月销量发布以来,新能源行列的小鹏汽车可谓是沸沸扬扬,车展维权事件还未完全停息,“骗补”又相续发生。
据报道称,今年10月身处于南京的陈先生,在当地一家购物广场中的小鹏汽厅选订了一辆P7车型。当场便与店方达成购车意愿,支付了5000元定金,并签订了购车协议,本来是抱着期盼的心情回家等待交车,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赴约提车时却出现了不可想象的变数。
![]()
时间来到11月12日,陈先生按照约定前往4S店提车,但万万没想到小鹏汽车工作人员却另行通知,其要缴费额外的7000元才方可交车。陈先生当机立断拒绝了该诉求,并执意要按照购车协议交车,但对方(4s店店员)并未认同,并称:必须加钱才能提车。
![]()
根据购车协议显示,车辆销售方为南京小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陈先生购买的小鹏P7总车价为279650元,其中包括了5000元的定金。原本开开心心的提车,怎么忽然又要变相收费了呢?
![]()
根据4s店销售主管的回应来判断,小鹏汽车即将跌入“骗补”的深坑。
从上图的文字中不难看出,由于P7的总价已经超越了30万元,因此并不能享受新能源国家补贴,所以故意做低合同价格,交付时再将其补全。这样的一番流程过后,确实是满足了国家补贴的政策需求。
另外从李主管的话语中“所有的车子都是这样去弄的”可以发现,类似的事情应该是屡次三番。这些话涵盖的意思,似乎也是敲定了,小鹏汽车“骗补”的事实。
看到这里不禁让小编头皮发麻,什么时候骗取国家补贴,都可以这么光明正大了?
后续事件不断发酵,各界媒体纷纷涌入。经过采访,当事人陈先生表示,买车时销售并未对此事件提及,也没有表述要在合同的基础价格上再另行加价。而当采访4s店销售经理时却表示,只是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解,销售人员对政策并没有讲清楚。
![]()
针对媒体报道“骗补”一事,小鹏汽车即刻给予了回复,“经核实,该门店店员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未清楚了解11月的相关促销政策,造成了客户的误解,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没有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对此,小鹏汽车对该客户造成的不便和困扰真诚致歉。后续小鹏汽车将规范门店销售及交付流程,加强对门店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从销售端、交付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
在小编来看,其实讲没讲清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采用“双面”合同,骗取国家补助一事,无论官方如何美化事件真实性,但李主管一句“所有车子都是这样,签完合同在额外加回来。”就足以说明,至少南京小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是这样的做的。被人认定为是“骗补”行为着实可怕,面临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对此小鹏自然是需要找一些“空子”来弥补过失,但李主管的一段“真情流露”,却让小鹏汽车很难将自己洗白。
“骗补”的案例在前几年也时有发生。因此在2016年,监管部门在原有新能源补贴政策上,增加了严苛的附加条件,并将补贴发放形式,由从之前的事先拨款改为了事后核查清算并定期公布核算结果。而针对骗补车企的处罚则是,相关车型将强迫停产/停售。因此在2016年后,“骗补”一词已经成为车市大忌。而就是这样的一根致命红线,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任有企业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骗补”的事件先告一段落,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粗略的算一笔账,根据小鹏P7的1-11月销量为例,累积销量达到53110辆。
![]()
根据2021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按照小鹏P7销量53110台计算的话,续航里程大于等于400km的车型补贴为1.8万,那么在2021年小鹏汽车就累计收入补贴9.5亿人民币。
![]()
反观小鹏汽车第三季度财报,三季度经营还亏损了约为18亿元,净亏损为15.9亿元。那试问小鹏的钱都花去哪里了?销量破万稳站新势力三巨头,外加国家补贴费用9.5亿,怎么就不够小鹏“耍”了呢?
![]()
回看小鹏汽车发展,虽然新车型并未发布多少,但在科技研发上,小鹏汽车可是从未停止过。在10月24日的第三届科技节上,小鹏汽车一口气推出了包括,智能驾驶、机器马、飞行汽车等在内的多项智能产品。虽然许多产品现如今并未投入使用,但恐怕资金亏损全是归功于它们。
现在的小鹏汽车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资金持续亏损;科技不断研发,但研发的科技目前为止还并未折现成功。对于现状,小鹏的危机感可谓越来越多。
![]()
![]()
再看如今小鹏汽车的车型,无论是G3还是P7,翻看车质网可以发现,小鹏的投诉量并不在少数,有车机故障;有电池虚标,还有异响、服务、刹车失灵等多方面,再结合此前11月19日广州国际车展上的维权事件不难看出,小鹏车型的品控问题也是有待考察的。
小鹏的资金过度投入研发科技,真正的车型问题并未解决几项。那么试问身为自主新势力的三巨头之一,销量破万的小鹏真的对得起购车的“小鹏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