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续资金注入无望后,拜腾汽车(BYTON)似乎已经无力回天。
尽管关于拜腾的破产重整案件还在审理中,尚未最终宣判。但在富士康撤出之后,拜腾以及盛腾东山再起的希望已非常渺茫。
![16383521886395.png 微信截图_20211201174919.png]()
根据汽车通讯社报道,目前其南京工厂停工一年后,仍有员工带人前去工厂参观,该公司可能正寻求出售其停工已久的南京工厂,以拯救其混乱的财务状况。
今年7月,原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南京盛腾董事张影被任命为拜腾汽车的最新董事长,接管了该公司的管理控制权。但接近该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一汽强势介入后,并未带来后续资金的注入。同时,却与富士康方面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富士康的退出。
车云也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作为创始团队的重要一员,曾接下戴雷留下的烂摊子,并拉来富士康投资,力图重回赛道的原拜腾汽车联席CEO、首席事务官丁清芬也已经离职。
目前,拜腾仅剩由一汽控制下的盛腾公司仍有一部分员工待岗。
![16383529818349.jpg 3164-khstaxr8069533.jpg]()
当创始团队中最后的坚守者丁清芬离开之后,这意味着拜腾的彻底凋零。犹记得年初时,拉来富士康的合作后,丁清芬意志坚定决心重回赛道。
富士康在撤出拜腾之后,其母公司鸿海科技宣布正式入局造车,郭台铭亲自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带来三款新车。
![16383524376055.png 微信截图_20211201175337.png]()
拜腾的故事已经被演绎了太多次,烧钱、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两位老外创始人的不争也是事实。全球化发展,摊子铺的太大,文化难以融合也是问题。
![16383529683393.jpg 20171219_1513673025705117.jpg]()
但是,拜腾之败实为可惜,倒在了量产前夜。花光的84亿在新造车企业中,并不算多。对于定位高端的新品牌来说,是必须要花的早期投入。
![16383524556166.jpeg 16383524556166.jpeg]()
拜腾的强项是对车的产品定义,其当时主打的大横屏概念和交互体验,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不少后续产品也都采用了这种大横屏的设计,收到不少用户好评。
![16383529983634.jpeg 3267d8af8e6845678228e7036c2f116d.jpeg]()
不过,至今令人奇怪的是,为何拜腾工厂齐备、量产车业已准备就绪,正要开工量产之时,却突然塌房。
作为拜腾背后的两大股东,南京方面屋漏偏逢连夜雨,先保苏宁可能是其不得不做的选择。但是一汽方面的动作却令人不甚理解。
![1638352498697.jpeg 1638352498697.jpeg]()
假如能够盘活拜腾。一汽集团将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乘用车品牌矩阵。主打新高尚主义的高端国潮品牌红旗、主打科技时尚的拜腾,主攻年轻主流市场的奔腾。而且如果能利用好拜腾的全球资源,对于红旗出海在全球拓展,也不失为一招好棋。
![16383527132250.jpeg 16383527132250.jpeg]()
令人遗憾的是,一汽那么多的资源,为何最后不救拜腾?又为何拒绝了富士康伸出的援手?
截止目前,一汽在新造车领域的投资不少,前后相继有5家造车新势力与一汽方面合作,但最终却落得一地鸡毛。
![16383525801463.jpeg 8DDB53A2757F35EA03FBCDF6DEC6D601844FDC36_size383_w1318_h878.jpeg]()
除了投资拜腾无力回天之外,曾与一汽轿车合作造车的新特汽车已经进行了重组,创始人先越退出,公司在引入新投资方后,今年以“重庆新特汽车”的名字重新亮相。
![16383526977637.jpg 1554998049.jpg]()
曾与一汽夏利成立合资公司的博郡汽车,最终宣布造车失败,创始人黄希鸣悲怆表示不再涉足整车制造,回归咨询行业。
![16383527974779.jpg 1550813962695.jpg]()
从福建起家的云度新能源也在与一汽轿车达成合作之后,一路走低,最终陷入经营困难。云度在4月初被最高法院认定为失信公司,董事长翁林海也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不过,今年5月,之前已经离开的云度创始人之一林密回归云度。
![16383528449093.jpeg e93ea52416f844b0b70e0e93ec5bbfcf.jpeg]()
清华系公司清行汽车曾另辟蹊径,与一汽吉林合作造车,主打经济型乘用车。其但最终也泯然众人。根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法人也被限制高消费,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16383529364554.jpg a01f-hqwsyta2501191.jpg]()
而有意思的是,零跑汽车幸运的逃过一劫。曾经与一汽洽谈过收购事宜的零跑汽车,当时并没被一汽看上。有媒体披露,一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零跑汽车内部似乎已有“不平静因素”,如高管离职、消费者维权等。但最终,零跑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目前已经稳居造车新势力前五之列。
目前,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纷纷与科技公司、社会资本打造更加市场化的新品牌,力图打破国企体制上的阻碍,为中国品牌高端化出一份力。
而反观一汽集团,行动最早,却长袖难舞。一把好牌硬生生打成相公。
后来的造车新势力们,在这里只能奉劝一句,珍爱生命、远离一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