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汽车消费,放宽上牌指标限制,广深两地再次走在了行业前端。
11月9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城市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为扩大汽车消费,将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上牌指标限制,释放消费需求,大力推广节能车、新能源车使用。
同时,《措施》还提出将完善汽车销售网点布局,鼓励新能源汽车、高端进口汽车网点进入核心商圈布点,引导汽车生产经营企业下沉县域等三、四线市场,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培育汽车后市场消费。
![]()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关联的产业链长、涉及的行业众多,放宽上牌指标限制将对汽车消费起到促进作用,带动城市整体消费能力。与此同时,增加新能源车和节能车的销售,也有利于推进城市绿色交通事业发展,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广深再起带头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行业自2018年进入微增长时代后,又经历了疫情侵蚀,2021年以来,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行业前路充满未知。
在此背景下,如何让汽车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稳定汽车消费,推动市场复苏,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广深推出扩大汽车消费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车市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
数据显示,今年10月,广州参与摇号的人数达1060519人,群中普通小汽车的个人指标数量为4500个,中签率为0.424%。而深圳参与车牌摇号的人数更是多达1446597人,普通小汽车的个人指标数量仅有2933个,中签率低至0.203%。
而今年1-9月,深圳和广州分别是广东省汽车零售量第一和第二的城市,二手车交易量同样如此。逐步放宽广深汽车上牌指标限制,无疑将释放汽车消费需求,对于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动能、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意义重大。
事实上,广深一直都是限购“松绑”的排头兵。早在2019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就发布公告,增加了中小客车在2019年及2020年的增量指标配置额度。此次《措施》的发布,也被视为对过去两年增加指标的延续。
![]()
其实,放开限购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庄、贵阳、海南等实行了号牌限购政策。那么广深“示范”后,行业会不会带来蝴蝶效应?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看来,广深作为全国前四大城市的后两位,对京沪政策会有一定的触动,对其他限购城市更有政策间接影响。但对限购的松动也是有政策原则的,即对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购买额度适度增加。
新能源市场再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措施》也展现了广东省迈向绿色、低碳的决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广州的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分别达到9.99万辆和7.5万辆。其中深圳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第三季度深圳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渗透率更是超越上海,位列全国第一。
![]()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在成为广东省扩大汽车消费的有利抓手。根据规划,2021-2022年,广州市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将增加至8万个;深圳市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条件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
在亚市招商发展部部长郭咏看来,广深放宽汽车上牌指标限制,主要是放宽新能源汽车上牌限制,一方面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符合国家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将对其它限购城市起到示范效应。
除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外,《措施》还提出,开拓三四线市场以及促进消费模式改变。据了解,非珠三角地区私人汽车保有量占广东省总量的三成,对市场增量贡献明显,因此释放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潜力意义重大。在崔东树看来,下沉三四线城市本就是车企和经销商必然的努力方向,广东三四线城市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
而完善汽车销售网点布局,包括鼓励新能源汽车、高端进口汽车网点进入核心商圈布点;探索汽车超市、汽车驿站、线上购车模式等,则被视为顺应多种渠道模式并存的新趋势,进一步散发行业活力的举措。
总的来看,放宽广深圳汽车上牌指标限制,意味着供给端口放大,而扩大了准购规模,也会吸引一些消费者购车。在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看来,《措施》的出台无疑会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如果芯片供应问题能早日解决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整体市场的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