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乱世出英豪。
十年前的汽车电池行业正处乱世,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成为大势,彼时国内专职做汽车电池的企业只有比亚迪一家独大,而曾毓群在那时选择深入这一行。曾毓群在2011年正式成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历经十年打拼,宁德时代站上了汽车电池龙头的位置,并正在朝着下一个黄金十年继续努力。
营收同比130.73%增长,宁德时代拿出最佳季度财报
10月28日,宁德时代公布了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2.87亿元,同比增长13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67亿元,同比增长130.16%。截止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营收733.62亿元,同比增长132.73%;净利润为77.51亿元,同比增长130.90%。
![]()
而根据其在2020年全年财报的数据显示来看,2020年,宁德时代营收为503.19亿元,净利润为55.83亿元。纵观两组数据来看,也就意味着宁德时代在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超过了去年全年。
从股价迈入600元/股后,宁德时代的表演开始更加疯狂。在资本市场中,宁德时代已经超越国酒茅台,成为了公募基金的头号重仓股。此外,在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其研报中,更是将宁德时代的目标价调到了800元/股,涨幅接近30%。
![]()
而在本次财报发布的前一天,宁德时代抛出了股权激励草案,以维持在持续扩张中,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骨干员工的稳定性。草案拟授予股票总数为516万股,约占总股本0.2216%,其中首次授予的股份权益涉及4483名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骨干员工。
根据草案来看,宁德时代股票期权激励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行权期限和归属期限,均为股票授予之日起一年后。对此,和草案一起公布的还有宁德时代为不同期权设置的业绩考核目标:202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50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350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700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100亿元。
![]()
从2020年的500亿,到2021年的1000亿,宁德时代在现阶段要实现翻番的增长,而从前三个阶段的财报来看,要完成今年的目标,对于宁德时代来说,难度并不大。但对于目前已经市值过万亿的宁德时代来说,在前十年的成就已经毋庸置疑,后十年又要如何持续攀高?
市场蓝海依旧,宁德时代善供应链从市场地位来看,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9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6.79GWh,占比50.8%,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甩第二名、第三名大半条街。具体到品牌上,抛开新势力车企以外,长城等传统车企也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
而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池需求较大的整车企业也在开始准备侵占电池企业的领地,截至目前,大众、奔驰、长城、吉利、广汽等整车厂商已对外宣布自建动力电池工厂。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整车企业自造电池是趋势,因为电池的成本占比太高,至少是整车价格的25%”。当电池价格在整车制造中成本占据过高地位时,汽车大厂都开始搭建自给自足的供应链,对宁德时代这类供应商企业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减少。
但新能源汽车赛道才刚刚起步。根据10月2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于10月24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来看,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假如按照2020年2531.1万辆的基数来看,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在1000万辆左右,市场红利还没有到来,宁德时代作为目前市场的龙头企业还有很大的潜力。面对市场蓝海,以及目前电池企业的材料困境,宁德时代早早开始从供应链开始布局,抢占先机。
![]()
宁德时代对外投资的企业达86家,主要涉及的就是锂矿、磷矿、电池新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充电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具体来看,从今年4月份开始,宁德时代就先后与洛阳钼业、巴斯夫、千禧锂业、加拿大锂业、中铝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材料端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和原材料企业的深度捆绑,更严格的控制成本。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轮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多家电池企业都接连拿出涨价的公告后,在10月26号,宁德时代明确表示并没有涨价的计划。
结语:
十年时间,宁德时代走到了科创板第一,A股三强的地位,这不仅得益于宁德时代内部的管理能力,还有提前布局的敏锐嗅觉。在当下汽车电池红利仍然是宁德时代主要盈利方式的前提下,企业内部还在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储能。通过近两年的布局,宁德时代获得了全国首张独立储能电站发电业务许可证(发电类),正式开启了储能电站商业化运营之路,而这或许也是其下一个黄金十年的重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