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似美好的事情,只要开头错了,后面无论再怎么做,也只是打补丁,对必然会产生的坏结果,毫无帮助,打上补丁的衣服,也还是破衣服。
一、汽车后市场,外行领导内行,正确吗?
跟同行们聊天,总会说到现在或过去很多所谓“互联网O2O+汽车后市场”,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或还在搞事的“跨界野蛮人”,他们每一次掀起的波澜或巨浪,总是我们的话题点。
就笔者所了解的,不管主机厂、互联网还是其它行业跨界而来,不管他们过去如何或将来如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真正称得上成功的案例。看看他们对外公开的信息,全都是避重就轻,没有干货。
有时候同行们一起交流,觉得有些“跨界野蛮人”种种行为想法,采用的策略战术,简直匪夷所思,很多连行业常识、基本规则都没有,为什么高管就能这么轻松决策,大把烧钱?难道我们行业就这么浅薄?这么不值得尊重?
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无知者无畏!
“跨界野蛮人”的顶层设计,上层组织架构里面,特别是高层的职业背景,可以是主机厂的前高管,可以是4S经销商集团的总经理,可以是餐饮酒店连锁的前管理层,可以是刚刚从BAT出来的互联网小新,或者出去吃了几年奶油面包的“海龟”,甚至是业内知名培训咨询机构出身。
但就是没有真真正正在行业里面摸爬打滚十几年、几十年,积累无数实战经验,洞晓行业秘密的“行业资深人士(不包括嘴炮党)”。即便有,顶多中层,只有建议权,没有决断权,这样的资深人士又缺少大机构大国企出来的人物的政治素养,没办法长袖善舞,有能耐也发挥不出万一。再说这个行业本身也极有深度,即便“行业资深人士”也不能知晓全部奥义,更何况各位行业外、行业边缘人士。你们,真的看明白了这个行业了吗?
二、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
这个问题,形同宇宙如何诞生,人类从何而来一样的神秘。从业二十年,倒是见过无数。
很多从前的同事,在公司里工作了几年,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感觉这行业钱真的好赚,加上其他人的鼓动,轰轰烈烈的自己开店。这类人,百分之八十失败,能赚个饭钱就算很不错,很多辛辛苦苦打工多年的钱打了水漂,说不定还背一屁股债,早年笔者也经历过。
还有不少,在工作中积累客户、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方面的人脉,不断加强自己,看准机会,一跳而出,自己开店,小心经营,混的不错,这样的人,成功率远远高于前一类。
还有家里钱多的,完全是外行,盲人瞎马往里面窜,这样的失败率也挺高。但如果资金厚,撑得住,沉的住气,慢慢积累客户、业务、人脉,熟悉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两年三年,混个温饱还是可以的。
但是从我们行业的投资回报来说,一个门店如果三年之后还没赢利,基本算是亏了。
做连锁,讲的是快速复制,毕竟前期投入的资源是海量的,光靠单个或者几个门店的赢利,根本不足以支撑其源源不断的付出和升级,所以一旦确认模式可行,就要快速复制,不断扩张,以规模摊薄单店的各项运营成本,降低烧钱速度直至赢利。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先有门店再有客户?还是先有客户再有门店?
为什么“跨界野蛮人”能那么厉害?因为他们认为“互联网O2O+”可以解决门店最关键的问题:客户从何而来。BAT有海量的客户资源,几百几千亿的现金流,捞上一勺,还不够大家混个肚圆?就算不是BAT,随便一个互联网平台,操作的好,烧钱也能烧出上百万的客户流量,再按照概率学算,百分之二十可能太乐观,百分之十呢?百分之一呢?甚至是千分之一呢?在绝对总数量面前,都不是个事儿。
但从根本上来说,至少目前为止,“互联网O2O”并不能解决C端客户的问题,并不是说毫无帮助,但至少不能帮助门店达到基本的存活条件(个别案例,集中堆资源不算),论拉新拓客的效率和收益,不比华胜和中鑫之宝的“地推电销”强到哪里。
现在变成了“汽车后市场+互联网O2O”,门店需要逆向平台导流,即便如此,导流到平台的客户再二次开发反哺门店的效果也还是差之远矣。
如果门店能够解决客户流量的问题,还有平台什么事?不是我共享了你的资源,反而是你共享了我的资源,还得从我这里抽成,天下有这个道理吗?
如果是号称百城千店,千城万店的汽服连锁,那就更不得了,需要海量的客户资源才能支撑。但目前的平台根本无能为力,君不见X虎深耕细作这么多年,自己做直营店还是战战兢兢,这还是打穿轮胎底价,积累海量有信任度的客户资源的情况下。
按单店月营业额十万计,以洗美快修快保门店的平均客单价,至少需要800+个月进店客户支撑,按照进店频率,至少需要2000+个以上的基盘客户锁定,请问有哪个平台锁定了如此数量的基盘客户?
汽服连锁,特别是直营汽服连锁,一定要想明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笔者经常问同行一个问题:4S体系的售后,如何保证业绩和产值?
回答最多的是,4S良好的管理运营保证了良好的服务质量和管控。
我说,不对,是因为4S体系设计的时候,就已经为它的售后配置了前置资源,从新车首保、三包索赔期、新车保费换保险公司送修就已经锁定客户资源。所以当初笔者做4S售后的时候,同事们有句话:让你去做一线品牌的售后,躺哪里有吃有喝;让你去做三线品牌的售后,累死也赶不上人家一个零头。
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三、你找得到那么多合格的店长吗?
这句话,是笔者的一位前同事现好友说的,他是转述他师傅的话,他师傅是江西汽修行业的前辈,笔者特别钦佩和认同。
如同前言所述,一开始就错了。第一条错了,就会产生第二条错误,然后发展到第三条错误。
第1项,在各种供应链平台大行其道的当下,没多大竞争优势;第2项,所谓的品牌,业内也许知道,100个车主里面未必有2个知道;第3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免费使用,数据到别人那里去了;第4、5项看似雪中送炭,其实华而不实或干脆没有,定期做培训咨询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说加盟的意思是:不管你花了多少钱,死活还得靠你自己。集群车宝的高先生有言:做加盟的都是耍流氓!
独占性;垄断性;其它同行无法模仿性。
直营连锁反而随着体量的增大因强运营、强管理造成成本投入远远高于加盟或其它同行业,使得其风险远高于其它类型的同行。
即便以4S体系那么优良的前置资源和成熟体系,合格的店长或售后主管,从来不是想有就有。同行们经常说,做了几年、十几年,合格的店长,十个里面也只遇上一两个,优秀的店长,能遇到一个都算很不错了。
但是,如同所有不具备4S体系那样的前置资源的独立售后汽车服务企业一样,或者说,当你不能把事情简单化,那就只能越来越复杂。
不是说传统门店就不行,而是说传统门店的经营模式如果可以的话,那还有诸多“跨界野蛮人”啥事?如果没有创新、颠覆,你凭什么来打劫?
四、汽服连锁经营的死亡定律:做的越多,死的越快
传统汽服门店的生存和发展,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内部管理和协调,强力的对外沟通和业务能力,工作流程、工艺流程、服务流程等各个关键节点都需要得力的人员把控。
如前文所述,新兴的主机厂、BAT等“跨界野蛮人”一旦进入到直营汽服连锁的“坑”里面,又无法建立诸如4S体系那样的前置优势资源。对于日常门店的经营管理,对于店长的职责职能,就会落入传统汽服门店的模式当中。
传统模式去开一百家店,一千家店,想想都是头皮发麻。凡是真正深入了解汽服行业的资深人士,都会对此持非常非常谨慎的态度。
现实是,店越多,失控越严重。
对于门店的要求越多,对于门店的依赖越严重,盈利的可能性越渺茫。
对于门店的各项定性(门店职能、客户画像等)不清晰或者严重错误,做的越多,死的越快。
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供应链?
汽服门店的三驾马车是:服务经理、技术经理、配件采购经理。
优秀专业的服务经理比技术经理难找,优秀专业的配件采购经理比服务经理还难找。传统的汽服企业,4S体系的配件经理,只适合某个车型品牌,独立售后汽服企业,配件采购经理往往是企业核心,被BOSS倍加信任,这样的人才,本身在市场上流通的就极少,真正专业优秀的又更少。
从业这么多年,零部件的采购从来都是件很头痛的事情,外加各种潜规则,一个月营业额50-100万的修理厂,三年配件采购经理,三四线城市赚一套房子,从来就不是传说。
目前的各种平台也好,主机厂也好,加盟也好,供应链的支持只能到全车油液、美洗养护剂、易损易耗件、汽车装潢用品、电器件等通用件,全车系全车件,任凭哪个大佬都不敢触碰。
一旦涉及到汽车机电故障维修,直营汽服连锁不但技术能力不足,自身的供应链也根本不能支撑,实际上跟本地传统汽服门店处在同一水准,又因为门店分散多层级管理,还不如本地传统汽服门店,各种弊病不一而足。
客观条件不允许,就要从主观上找原因,但主观意愿和能力是两回事。谁都知道基础服务不赚钱,故障维修、钣喷事故车才是拉大业绩的来源,但是你的体系接的住吗?单个门店是否可行没有意义,要靠多人去支撑的照样不具备性价比。
六、汽服连锁,一定是靠总部赚钱
当前面几条都过了一遍,就会不可避免的落入汽服行业最大的坑:门店一定要赚钱!
传统的汽服门店,当然一定要赚钱,没其它的发财来路,无非就是门店的那几百个几千个客户,本份的,就赚点美容洗车维修保养的钱,活跃点的,再搞搞二手车、车险、车贷、延保。没有谁不想跳出这个坑,但是以汽服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背景、所受的教育,大多数也想不出别的招。
各大媒体的数据,全国大约90万家汽服门店,三分之一不赚钱,三分之一维持收支平衡,三分之一赚钱,也就是总体而言,不赚钱。具体而言,一旦经营上了规模,比如超过十个门店,大体上不亏钱就是胜利,还能赚钱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一个区域也就那么两三个。
互联网时代连锁经营管理九大思维模式:
1、用户思维:不要告诉客户你是谁,而是变成客户想让我成为谁?
2、简约思维:简单好用的脑残思维;
3、极致思维:超越预期,让客户尖叫;
4、迭代思维:聚焦于“微”和“快”;
5、流量思维:免费是获取流量的首要策略;
6、社会化思维:网状互动式大连接,重塑企业和用户间的沟通关系;
7、大数据思维;数据资产是核心竞争力,数据后台处理创造新商业模式与价值;
8、平台思维;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
9、跨界思维:携“用户”以令诸侯,高效整合低效,打破利益分配格局,产业便捷的模糊和产业链的再造。
不管现实如何残酷,笔者一直坚信:汽车后市场+互联网O2O一定是未来,汽服连锁+互联网O2O是大势之所趋。
赚钱靠的大脑,赚不到钱,你总不能怪你的手或脚。
汽服连锁,赚钱靠总部,如果还要靠门店赚钱,跟卖苦力有什么区别,要是大脑得了全身所有器官细胞的供养还不行,那就不是手脚不听使唤,该考虑换脑袋了。
七、总结
商业模式是生意,是互通有无,是怎么分钱。我们行业,论深度和广度,实实在在是一门产业,是生产,是把矿石变成金属,把金属变成零件,把零件变成汽车,并为之提供各种服务以保证汽车跑的顺畅,这是创造,是从无到有,不是生意那样互相掠夺。
汽服连锁,不管是加盟、直营还是托管,总部应该起到总部的作用,总部不能吸门店的血液以供养自身,不能靠门店来赚钱。
作为有一定体量的汽服连锁,或者准备做有一定体量的汽服连锁,如何获取前置资源,十分重要,关系到门店的生存,这些前置资源最好具备独占性;、垄断性;同行业不可模仿性。
汽服连锁的未来,实现行业的重塑,创造或找出行业新的利益增长点和新动力,前行路漫漫,诸君努力!
热点
文章
责任编辑 | 杨巍
文章来源丨AC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