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一周,(乘用车)整车板块18家上市公司(23支股票)股价平均上涨1.12%,市值合计减少1478.57亿元。其中股价上涨的股票12支,股价下滑的股票10支。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恒大汽车,该股从上期下跌近40%垫底,转为本期以上涨10.77%领涨。截至9月3日收盘,恒大汽车报7.2港元/股,市值增加68.39亿港元至703.37亿港元。
消息面上,恒大汽车上周披露半年度业绩。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车收入为69.23亿元,同比增长53.5%,其中健康管理收益68.86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收益3700万元,期内亏损48.2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几近翻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汽车资产负债率高达92.7%;并且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集团已签约的未来资本开支约为182.6亿元,仍有大量资金缺口。恒大汽车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将密切监控新能源汽车分部的成本控制与资本开支。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车新能源汽车分部业绩为亏损39亿元。
对仍处在大量烧钱造车阶段的恒大汽车而言,实乃负重前行。
上周,北汽蓝谷以上涨10.29%位列该板块第二、总榜单第五,主要是8月30日大涨7.19%。截至9月3日收盘,该股报12.43元/股,市值增至532.91亿元。
北汽蓝谷于8月28日公布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取得营业收入24.37亿元,同比减少21.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去年同期为-18.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0.97亿元,上年同期为-19.89亿元。
虽然业绩还不如遭遇疫情袭击的去年同期,但貌似并不影响该股在股票市场获得看好,8月30日该股大涨7%。旗下高端品牌极狐和华为概念,恐怕还是资本市场的两大抓手。
上周,广汽集团A股和H股,分别以上涨10%和6.63%位列第三、四。截至9月3日收盘,两支股票分别报收19.25元/股和8.2港元/股,市值分别增至1993.45亿元和848.96亿港元。
两支股票9月2日单日涨幅均超过9%,而广汽集团A股9月3日还在盘中刷新52周最高20.34元/股,
广汽集团同样披露了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343.18亿元,同比增长约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7亿元,同比增长87.07%;扣非净利润40.45亿元,同比增长99.81%。
除了亮眼的业绩,广汽集团还宣布,拟推进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广汽埃安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寻求上市。
其实在汽车K线8月月度榜单中,广汽集团就以上涨32%拔得头筹,业绩扎实叠加埃安混改,广汽集团想不涨都难。
跌幅方面,上周比亚迪以下跌11.81%垫底,截至9月3日收盘报254.11元/股,市值减少约974亿元至7270亿元。
消息面上,比亚迪发布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08.85亿元,同比增长50.22%;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减少29.41%;扣非净利润3.7亿元,同比减少59.76%,增收不增利。
比亚迪股份同样走弱,一周股价下跌3.05%,市值约减少229亿港元。
9月3日,比亚迪披露8月产销数据显示,其8月完成销售68531辆,其中新能源汽车61409辆,燃油汽车7122辆。单从数据上看,新能源汽车销售十分强劲,纯电和插混车型销量各3万辆。
另外,持股5%以上股东吕向阳,继续质押股票。被网友调侃“大表哥又来”。本次因运营需求,吕向阳质押11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0.46%。
不管怎样,比亚迪双股一周损失千亿市值令人不寒而栗,不禁让人质疑新能源汽车的泡沫,到底有多大?
上周,长安汽车一周跌幅达到7.84%,市值减少约126亿元至1477.39亿元。长安汽车半年报显示,其营收为567.8亿元,同比增长73.22%;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减少33.55%;扣非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28.27%,扭亏为盈。
*ST众泰以下跌7.16%位列跌幅第三,截至3日收盘报7.78元/股,市值减至157.75亿元。
众泰汽车上半年营收仅3.8亿元,净利润为亏损7.5亿元。不过业绩对其而言只是一方面,资本市场在等其战略投资者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