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汽车市场,排除豪华品牌带来的溢价能力,每辆车都有合适的价格去匹配自身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同级别车型会成为竞争关系的原因。
但相同价格区间的车型不再少数,这个时候想去讨消费者欢心就要换个思路,譬如超越车型价格本身的“高价值感”。
BMA架构即是底气
其实单独聊架构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东西产生根本意义是为了让生产效率提升。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重要也是受益最大的点在于模块化生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规模化效应。说人话就是,即便是入门级车型也能享受同平台带来的高起点。
所以,第4代帝豪从造型、空间、舒适度到驾乘体验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得益于BMA架构的赋能,全新帝豪可以享受到来自新平台的灵活拓展性以及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其拥有1820mm同级最宽车身,内部储物空间的利用率也提升了50%。
质感提升,气质进阶
相比于早年间购买紧凑级车型,人们更看重皮实耐用,不给人找麻烦就万事大吉。但当下汽车工业进入新阶段,产品质量都处在较高的水平,这时对于入门家轿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第一眼看过去印象很重要。
所谓“颜值即正义”便是如此,看脸的时代谁也不愿意被说丑。全新帝豪从网上曝出首张官图的那一刻,高级感便是视觉反馈而来的第一印象。单看图片,哪怕说它是一台车长超过5米的行政级轿车都不过分,倒不是因为哪一处细节,而是整体的质感让它完全不像一台A级车。
与大哥星瑞相似的设计语言相当舒展,侧面腰线贯穿感也足够吸睛,扁平化尾部更是和当下审美保持一致。全新帝豪整体设计展示出目前吉利车型该有的水准,成熟度相当高,单看造型可以说与“入门”两字毫不相干。
当然一台车的好感需要内外结合,愉悦他人更要愉悦自己。全新帝豪与市面上同级别车型大多使用塑料件不同,车内肉眼所见部分都被软性材料覆盖,官方称软包覆盖率达到85%,这是其他车型所不具备的。而且在配色上也采用看起来很清爽的双色拼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内活力。
除空调保留实体按键外,整个车内所有功能都被整合进液晶仪表和中控屏幕内,相比硬生生融入设计元素,这种做减法的思路反而会让视觉效果变得干净简洁。毕竟A级车实用也占据相当的权重,全新帝豪在实用的基础上,又通过打磨细节,让A级车质感层面来到了更高的维度。
机械层面愉悦得人心
机械素养决定了一台车是否好开,市面上其他A级车不好说,至少全新帝豪完全可以不担心这个问题。
同样依靠BMA架构,第4代帝豪拥有一套全新的底盘悬架系统,前悬采用三通道减震器,后悬虽依旧是扭力梁,但设计上采取弹簧与减震器分离设计。由此而来,底盘整体性变得更好,悬架能在舒适的基础上保留韧劲,过坑洼路段滤震更细腻。
由于重心变低,实际驾驶全新帝豪操控性势必会有提升,而且与同级相比帝豪拥有最宽的轮距,又宽又扁的车身结构导致其稳定性和操控极限上变得更高。再加上1.5L+CVT这对吉利调教下非常稳定的搭档,动力来的恰到好处又能保障舒适性。
驾驶乐趣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台想要长期拥有的车型,乐趣是构建并承载人与车感情的最好桥梁。全新帝豪仰仗BMA架构优势,机械层面基础牢靠,扎实的底子决定了车型本身经得起把玩,而好开的车又会带给使用者愉悦的心理、身体感受。
不以价格论价值
当一辆车能满足你当下生活,并且有足够的乐趣,那它一定就是现阶段最好选择。全新帝豪从诞生之初就有这种潜质,21世纪千万不要再以价格衡量产品的价值,尤其是吉利这种将高性价比视为重要因素的自主品牌。
即便在入门级家轿领域,通过BMA架构赋能,你能在第4代帝豪身上看到13项同级第一配置,16项 同级独有配置以及28项同级领先配置,是8万元级的A级轿车里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经济实惠的价格选到一个颜值在线、配置丰富、机械素养不俗的新产品,吉利通过全新帝豪再一次向市场传递独特的高价值感。
写在最后:
产品力决定了这台车在市场上的表现,吉利帝豪从2009年上市以来,就像是一个标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主品牌家轿该有的样子。毫无疑问,作为吉利品牌拳头产品,进阶是其延续辉煌的最好方式,得益于BMA架构及5G工厂,全新帝豪得到了更高级别赋能。
而且在最重要的价格上,顶配车型优惠后8.7万元的预售价也决定了其实际到手只低不高,如果算上上市礼包车系均价预计在7万左右。对比现款帝豪,以同样价格却能享受到BMA架构下脱胎换骨的新车型,这种加量不加价的福利放送恐怕也很难让人拒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