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辆车都还没开始卖,但要怎么分钱这事一定不能含糊。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百度与吉利正在商讨双方合资公司——集度汽车,未来碳积分交易收益的归属与分配问题。
![20210816_1629114323237431.png 图片1.png]()
碳积分的概念来源于大洋彼岸的美国。1990年美国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提出了该理论(又称CEV),旨在防止机动车污染排放。故而在借鉴CEV之后,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针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在2017年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NEV),以及针对广大车企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于是这一制度又俗称为“双积分”。
![20210816_1629114336525747.png 图片2.png]()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目前汽车行业内的碳积分交易价格已突破3000元/分。我们以黄金500元/克的市场价格作为对比,一个碳积分就等同于6克黄金的价值。
与此同时,根据工信部的“双积分”政策,在发布积分核算报告的三个月内,企业必须通过交易、转让等方式处理掉自己的负积分。简而言之,如果一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销量,这也意味着它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碳积分。相反的是,若是车企的销量主力仍为传统燃油车,卖得越多负积分便越多,可见燃油车卖得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20210816_1629114352681470.png 图片3.png]()
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2021年度双积分报告,中国境内137家乘用车企业在2020年共产生油耗正积分432万分,负积分1178万分;产生新能源正积分435万分,负积分108万分。其中特斯拉、比亚迪与上汽通用五菱占据正积分前三甲,分别拥有86万分、75万分、44万分。而毫无意外的是,去年卖车最多的一汽-大众成为倒数第一,负积分高达118万分。
![20210816_1629114364318602.png 图片4.png]()
因此在了解双积分制度后,我们便能够解释关于车企的众多疑问。好比如说特斯拉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315.36亿美元,净利润为7.21亿美元,但光靠卖积分便赚了15.8亿美元。若是没有美国的碳积分以及中国的双积分制度,或许特斯拉至今仍在亏损。另一方面,特斯拉能够疯狂降价的原因,除了生产成本降低这一因素,赚取碳积分或许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卖得越多碳积分就越高,这可是毫不费力便能拿到的净利润。
![20210816_1629114377668732.png 图片5.png]()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则是上汽通用五菱,根据其官方2020年的财务报告,上汽通用五菱营业收入为729.2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为1.42亿元,分摊在售出车辆上,这个数字仅为89元。这就意味着卖一辆宏光MINIEV,五菱只赚消费者89元,真当它是慈善家吗?
我们结合工信部的双积分报告来看,宏光MINIEV的热销所产生的碳积分,不仅为上汽通用五菱抵去了燃油消耗负积分,还带来44万分的正积分,再结合目前市场上的碳积分交易价格,轻松便能给企业带来超过10亿元的净利润。足以见得,碳积分对于车企来说有重要。
![20210816_1629114397664171.png 图片6.png]()
言归正传,集度汽车未来所产出的碳积分该如何分配呢?
首先,集度汽车的合资股比中,百度占到55%,吉利持有剩下的45%,因此在合资公司中,百度占据主导权,若是简单按照合资比例来分配,出售碳积分所获得收益也将由百度占大头。但问题在于,百度是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而吉利目前仍是以销售燃油车为主的传统车企,因此后者自然而然更需要碳积分来抵消负积分。
吉利汽车在2020年负积分榜单中位列第五,有着高达67万的负积分,如果没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取正积分,吉利将为抵消负积分而支出超过20亿元的巨资。或许这里存在着某种可能,吉利当初找上百度“联姻”,提供SEA浩瀚架构给后者造车,一方面是为了分摊该架构的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集度汽车的碳积分而来,毕竟这可比自己卖车的利润还要高。
![20210816_1629114417590773.png 图片7.png]()
近些年,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四处碰壁,不论是几何汽车还是极星汽车,两者的市场表现均不如人意。目前来看发展势头较好的极氪汽车,虽然订单量不少,但在真正交车之前还不能取得碳积分,所以现阶段的吉利可谓是“压力山大”。
若按照股权比例来进行简单的碳积分收益分配,吉利必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答应,自然要与百度在这事上扯皮一番。至于百度是否会让利给吉利,就看吉利给出怎样的“表示”了。
![20210816_1629114427845248.png 图片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