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融界老李
比亚迪市值过万亿是时间问题,怎么买是策略问题。
平心而论,写财经文章还是很有压力的,每一篇传递给用户的文章都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市场检验,今年年初,老李发了一篇文章《给比亚迪一个高端品牌,越过万亿市值指日可待》,现在打脸了,比亚迪高端品牌还没有发布,市值就快破万亿了。
在经历了Q2的全局市场调整后,比亚迪在Q3一鼓作气,市值再创新高,来到了8814.9亿,比亚迪只需两个涨停便能突破万亿大关,大家赚钱了,就可喜可贺。
A股市值排行榜
昨天绝对是比亚迪意义非凡的一天,也是汽车股意义非凡的一天,因为不管比亚迪近期能否破万亿,它都创造了汽车企业在A股最好的市场表现,没有之一。昨天涨停后,比亚迪正式杀入A股市值前十,并且在前十的榜单中,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其它企业都来自银行和白酒领域。
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市场和用户对比亚迪的看法,机构眼中的比亚迪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未来怎么判断比亚迪的估值?
买入比亚迪,先告别“较真”
老李在过去文章中多次提到过,目前二级市场的机构资金最看好的整车企业是比亚迪,但是能听进去的朋友很少,这和比亚迪的口碑有很大关系,不管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二级市场散户,大家对比亚迪的看法往往是两极分化:一部分真是“迪粉”,另一部分是真路人,很少有路转粉,也很少有粉转路。
在二级市场投资,最怕的事情不是认真,而是较真,两极分化的看法就是一种“较真”行为。资本讲究的是顺势而为,只有赶上赛道和企业的“势”,才能保持不败。话又说回来,人都是较真的,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基金经理亦或是研究员,偶尔也会出现“较真”的时候。
老李自己也较真,比如从来不买整车股,一方面是担心个人买入后影响客观判断,给基金经理带来误导,另一方面是对汽车太熟悉了,产业思维可能影响估值判断,因为不买汽车股,完全错过了过去一年多的整车行情,被合伙人一顿痛骂,但比亚迪是例外,老李一直在给基金经理推比亚迪,即使在Q2大跌的时候,也依旧看好。
A股没有长期看衰,也没有长期看好,即便是高成长股、大蓝筹股也有震荡的波段,或者称之为“周期”。同样,看待比亚迪不能太较真,长期来看,比亚迪是震荡向上的走势,如果一直看好,波动的时候不下车,收益会有影响,如果一直看衰,也会错过这波高景气度行情,谁能中立客观看待比亚迪,谁就能在合适时机上车或下车。
贵州茅台月K线
现在市场在什么周期呢?老李近期给客户的策略是:中期聚焦高景气度赛道,长期分段布局蓝筹股,中期要布局高景气度的科技股(重点关注光伏、新能源车产业链、半导体),长期要配置大蓝筹股,比如贵州茅台,等Q4或者明年Q1科技股高位的时候,会发现当前的蓝筹股是个黄金坑。
比亚迪既是科技股、成长股也是将来的大蓝筹股,即便是破万亿也依旧值得布局,但要看准时机。
现在科技股细分领域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光伏领域的隆基股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宁德时代以及半导体领域的中芯国际,比亚迪的业务和这三大领域均有交集(分别对应储能、动力电池、比亚迪半导体),纵观全球车企,另一个与这三个热门领域均有交集的企业是特斯拉(太阳能、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芯片),抢占赛道,是估值最看重的因素,更何况一家企业占了三个热门赛道,这是基础。
选对赛道后,信心很重要,老李最近一直看比亚迪的网上信息,很多文章看似一大堆数据分析,实则经不起推敲。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比亚迪,很容易就被带偏,举个例子,如果有朋友某天买入了比亚迪,在8月份这种高成交量高震荡的市场环境下,第二天大跌,在网络做空信息的影响下,极有可能割肉抛掉,最后一副好牌被打烂。
中立客观是交易基础,此外还要有信心,并且抓对上车时机。
比亚迪是一家什么公司?
之前有朋友给老李留言,说老李你分析的都对,但是我们不是研究员,对企业没有研究那么深入,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很大概率拿不住,价格跌的时候不敢买,价格高的时候又不愿意等。老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能用最简单的话,尽可能全面地让大家了解一家企业,有更宏观和精准的认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从财务角度切入更容易实现。
比亚迪的财务营收主要由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三大板块构成,三大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99.70%,所以站在财务视角看,比亚迪不仅仅是一家新能源车企,还是一家电子企业和电池企业。
从 2011 年上市到现在,比亚迪的营收仅在2012年和2019 年有所下滑,其他年份均保持增长,2014到2020 年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94%。目前,科技股估值看重的是高成长性,但比亚迪过去十年的成长性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形容,比亚迪在过去很长时间不温不火,也是这个原因。
从去年开始,外部环境变好了,比亚迪的业绩和估值也就跟着变了。
2020 年,比亚迪实现了历史最高营收 1565.98 亿元,同比增长 22.59%,其中,汽车业务表现最好,实现收入 839.93 亿元,同比增长 32.76%,占比达到 53.64%,表现非常亮眼,毕竟过去的五年里,比亚迪汽车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才15.62%,2020年实现了翻倍,一般来说,年增长率超过30%,就进入了高成长行列。
以汉为代表的比亚迪中高端车型销量激增,不仅提升了整体的售价,也提高了利润率,过去的五年,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但在2020年,比亚迪的毛利率提高到了25.20%。
未来,比亚迪在整车领域将布局e系列、王朝系列和R系列(未来的高端品牌),覆盖了各个价格段和主流的电动化技术路线,很多研究员认为,到2023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营收将达到1200亿以上。
老李个人对比亚迪汽车业务更乐观一些,目前新能源车的风向标是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无法代表整车企业,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环节,新能源整车企业也需要一个龙头,目前众多A股整车企业中,只有比亚迪可以承担这个龙头角色。
除了整车,比亚迪值得关注的还有电池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从 2015到2020 年,电池业务营收 CAGR 为 14.73%,2020 年的营收为120.88 亿元,同比增长 15.06%,增长率低于其它电池竞争对手。
虽然电池业务的历史数据表现一般,但想象力很好,过去的三年,比亚迪电池业务的毛利率从 2018 年的 9.46%提升到了 2020 年的 20.16%,直追整车环节的毛利率,从产能看,比亚迪产能规划已经达到 165GWh,预计到今年年底投产产能将超过70GWh,在行业里仅次于宁德时代。
从客户角度看,网络上流传过一张比亚迪电池客户图谱,老李认为里面绝大多数是准确的,目前比亚迪电池已经开始向红旗和奔腾供货,其它10多家车企也或多或少有订单,会在下半年释放产能,其中,大家最关注的是神秘的56号客户,很多朋友猜测是特斯拉……大家自行想象。
电子业务(即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是目前比亚迪第二大业务,涉及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医疗健康四大领域,2015到2020 年营收 CAGR 为 12.54%,其中 2020 年实现收入 600.43 亿元,同比增长 12.48%,老李放在了最后来讲,主要是因为其成长性没有汽车业务和电池业务出色,虽然营收很高,但想象空间并不大。
总的来看,无论是从产业视角的业务赛道,还是财务视角的毛利率、年均增长率和营收,比亚迪的表现都对得起8000亿的估值。
一万亿,还能上车吗?
现在二级市场上有一种风气,只做多不做空,风向好的时候就一直推,即使价格很高了,也不告知风险,券商研究员是这样,网上的财经神棍也是这样。
还是以比亚迪为例,老李在网上随便抓了一些观点:
“比亚迪的成功绝不是运气和所谓的政策红利,成功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必然,老王的战略眼光和比亚迪的执行力、技术团队是这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作为普通的迪粉和微乎其微的投资者,我始终认得清我看中的和相信的是什么。”
“这是一场超级长的跑道,我们现在正处于起跑阶段,每一个弯道和休息站都会有人离去,无论是市值、市盈率、销量还是其他种种,只要想走总能找到理由,就像你爱的人想要离你而去时,你的呼吸也是一种错。”
这些观点不完全错误,但其实什么都没说,不管是基金经理还是个人投资者,大家想要的都是在中长期的一种操作策略,而策略的第一要义是避险,老李在2月份写比亚迪破万亿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市场的高点,如果那时候有朋友全仓进入,必然要忍受整个Q2的大跌,要知道整个Q2,比亚迪回撤了近50%,这对任何投资者都是极大的考验。现在的比亚迪似乎又来到了那个位置,不同的是,近期市场会是高波动,而不是年初暴跌行情。
面对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大家会先想一个终极目标,再定一个稳妥的操作策略。
前段时间,很多研究员在一起讨论比亚迪市值能做到多大,但没有讨论出结果,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很难判断比亚迪未来的营收,比亚迪三大板块业务成长性很好,大家很难像预计平稳企业一样做一个相对准确的财务测算;二是因为大家摸不准一年以后的市场风向,业绩和估值是两回事,一旦明年新能源车概念景气度下降,业绩再好的企业也会被拖累。
大家判断,比亚迪的中长线一定是震荡向上,但震荡周期会有多宽大家没办法判断,是由当时的市场行情决定的,比如此前一次震荡时间多达3个月。落地到操作策略就是,分批配置,不能全仓追高,2月份全仓进入必然被套,但如果分批次进入,在比亚迪Q2大跌过程中布局,到今天为止,也会有接近100%的收益率。
目前1600的贵州茅台,分批布局,如果在明年突破高点2600元,收益率高达62.5%,A股没有绝对的常青树,涨多了跌,跌多了涨。
比亚迪周K线
老李在此教大家一个方法,大家可以把日K线图改成周K线图,如果看比亚迪的日K线图,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大跌,但如果换成周K线图,每周看一次,心态会好很多,从日K到周K,周期变长了,可以把短期投资变成长期投资,A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市场,对比亚迪这样的公司,能拿住、会配置基本就能有不错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