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标志着我国汽车标准全面进入国六时代。与国五标准相比,重型车国六标准要求进一步加严,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限值分别减低77%和67%。随着国六排放标准正式执行的时间越来越近,市面上的国五车也开启了最后的优惠狂欢,不少“国五”车的“白菜价”让不少消费者动心。
看起来是便宜了很多,但实际上国五已处于淘汰边缘,甚至有的地区施行国六标准后,是不允许国五车上牌和落户的,而且国五车的保值率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便宜与风险并存,如果不能抵消贬值风险,那么还是需要消费者慎重考虑。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在购车时,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抉择,看似少花了钱,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实则是车企为了节省成本,将“坑”包装成了卖点。
高大上的触控液晶大屏
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的当下,把这种触控液晶屏搬到汽车上,看起来也很酷,但实际真的如此吗?稍微了解一些制造业的应该都清楚,实体按键,尤其是对手感和操作精度有较高要求的汽车,中控实体按键的制造成本,可比触控大屏要高多了!所以将实体中控面板上按键取消,用一块触控液晶大屏来替代,既可以节省成本,还能讨好消费者,使自己的车看起来更智能、更高端,可谓一举两得。
但这种做法对于车主们来说,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开车的时候,我们其实经常需要对中控面板进行盲操,这样既能让我们专注驾驶,又非常便捷。而对于触控式中控面板来说,由于没有实体按键那种形状和阻力反馈,我们很难在不通过视觉的情况下进行准确的操作,而这样也会造成行车的安全问题。
真假7座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车内空间是很重要的。在三胎政策开放的现在,七座车对有些家庭而言已经成为了刚需。因此我们也能发现市面上现在推出了许多的7座车。但是如果真的去4S店了解过会发现,其实有些车所谓的7座车(尤其SUV),最后一排非常狭小。成年人坐不下,小孩觉得无聊,宠物不愿意坐。而且没什么视野,还相对比较颠。
被忽视的安全配置
汽车减配似乎已经成了很多车企致富最快捷有效的方式,随随便便“阉割”掉一个小配置,可能一款车一年就能省下几千万。就比如说安全气囊,在美国,汽车的侧气囊都是标配,但放眼国内没有侧气囊的车就特别多,很多时候侧面相撞比正面相撞更危险,因为除了车门上的几根梁,就没啥保护了,侧气囊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
除此之外,还有国内的乘客都养成了坐后排不系安全带的习惯,后排安全带其实大家都不怎么用,厂家为消费者“着想”,干脆就把后排的三点式安全带换成了两点式,别小看这个阉割,据说这一项每台车也能省个六七十块钱。
这些不被察觉的小套路,有些时候确实会促进销量的增长,但是,同样有些也会让人一顿蒙圈,甚至是造成了低价不保值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哪些明明是为了降低成本,却被吹嘘成亮点、卖点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