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上海车展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以后,有关于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消息此起彼伏,特斯拉也被推到了舆论的焦点上。特斯拉频频发生事故,到底是驾驶员的操作问题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处在争论当中,对于事件的真相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事实上,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特斯拉强硬的态度还是事实的真相,特斯拉最近的事故所引起的核心关键点已经超越了车辆质量本身,这些事件背后的法律和维权的盲点才是当下最需要值得关注的,为此,车市红点&红点新能源创始人张红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读,分析了特斯拉一直“嘴硬”的根本原因。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斯拉爆发出的维权事件使公众和行业更加关注数据安全,数据调取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的讨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智能汽车行驶数据权属究竟归谁?这些关键数据又该由谁、以何种方式存储在什么地方?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数据权属之争本质是证据之争,一旦发生事故,无论对于特斯拉来讲还是对于车主来讲,只有得到真实、完整的行驶数据才能查明事故真相。但问题在于,最关键的形式数据都掌握在特斯拉自己手中,是行为行驶数据的唯一掌控者,主动权和解释权都在特斯拉一方。
有技术领域的专家指出,特斯拉篡改数据的可能性不大,但隐瞒关键数据(比如踏板行程AEB状态等)的可能性是有的。特斯拉从未向车主、监管部门以及公众公布过任何原始数据,在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中,特斯拉可谓是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公平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在美国,特斯拉车主可登录相关网站自行下载后台数据。张红认为,在当下的智能汽车时代,到底是人在操控汽车,还是人在指挥一个电脑操控汽车?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能判断事故的最重要依据便是数据,因此特斯拉需要公平的对待国内消费者。
5月25日晚,针对此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已经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所有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将存储在境内。并且,未来还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特斯拉也终于服了一次软。
市场已经跑到了法规的前面
近年来,智能汽车快速发展,制度层面的规范已明显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燃油车上,踩油门是加速,踩刹车是制动,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则颠覆了这种常规的操作流程。此前特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的:“在车辆的使用环节,可能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正是源于此。
首先从最基础的驾校考试来讲,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驾校考试题和科目是针对新能源车型的,在习惯了传统燃油车的操作方式后再驾驶类似和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车就势必将会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以前动辄大几十万、上百万性能车才具备的加速性能,如今在像特斯拉这样20-30万的新能源纯电动车型上就能轻易实现了,高性能带来激情和快感的同时,与之带来的风险也在成倍增加,在传统燃油汽车企业中,对于高性能车型的驾驶培训是相当重视的,教会车主如何安全的体验车辆的性能,是车企的义务,而非社会的。
在特斯拉Model 3之前,绝对没有车需要在中控屏幕上去打开雨刮器,绝对没有车打开手扶箱还需要在屏幕上点一下——这些操作,与你在驾校学的基本功,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在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下,到底是踩油门制动还是踩刹车进行制动,在犹豫的几秒间车辆就已经冲出去几十米了。
其次,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由于过分强调智能驾驶系统的科技感和先进性,从L0到L3甚至L4,都在宣传究竟有多么智能,但是却没有提醒消费者智能系统同样存在哪些缺陷和弱点,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即认为智能驾驶系统足够智慧、安全,在国内这种交通情况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无疑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张红认为,和其他所有品牌汽车相比,特斯拉的故障率未必更高,但如果争议都集中在“刹车失灵”这一问题,就不能不引起重视。在智能汽车时代,如何落实法律法规,让消费者学会如何去驾驭这些既智能又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才是关键。
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裁判”
不仅仅是制度的缺失,目前国内在车辆驾驶和安全事故鉴定方面,所有的规则设计都针对传统燃油车,对智能驾驶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责任鉴定等,仍是空白。张红认为,目前国内缺乏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检测机构。
2021年3月,针对海南的一起“刹车失灵”事件,特斯拉公布了一份第三方检测报告,该检测报告在驱动形式一栏写有“前驱”字样。事实上,特斯拉根本没有前驱模式,只有后驱或四驱,这让公众对这份第三方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权威性产生质疑。
此次事件中,特斯拉委托的是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捷安通)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刹车系统合格。
有趣的是,捷安通是一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员工人数只有20人(2019年数据)的小微企业,在特斯拉委托检测之时,该公司成立尚不足4年。
目前国内能做进口车检测和鉴定的,只有一家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机构”。但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对特斯拉的事故表示检测不了——“我们是认证机构不是检测机构,我们做不了检测。”
对特斯拉安全性能的质疑,则主要集中在软件系统。国内第三方检测起步较晚,目前相关鉴定标准和鉴定程序尚未明确,很多鉴定机构也不具备软件方面的鉴定资质,加之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车企和消费者很难达成一致。
张红认为,正是第三方检测鉴定的缺失,让消费者维权变得更为困难。同时建议由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在车主授权的情况下,可调用行车记录仪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也是目前来说最好的解决方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4月在华实际销量为11671辆,环比3月暴跌67.1%,创特斯拉本土化生产以来最大环比跌幅。其中,Model 3和Model Y环比分别下跌75.27%和46.73%。
从特斯拉的事件中,比汽车本身问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应对科技高速发展的新能源车法律法规的完善、检测机构的完善以及车企对于消费者的态度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车企打败消费者,未必是赢,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是真正的赢,特斯拉也现身说法印证了这个观点。
End.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