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内的车市,大家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其中,本来就不尽如人意的法系车,在销量上更是雪上加霜。2018年,神龙汽车全年销量253359辆,同比下降32.9%。面对这样的窘境,它们急需一辆新车来“转运”,来一场翻身仗。而标致全新508L,就是这么一个角色。
从最早全新508海外版的亮相,到去年广州车展国产版508L的国内首秀,再到不久前其预售价的公布,这款法系车可以说是备受瞩目。很多人在赞叹它设计出众的同时,也在吐槽它的“减配”:相比海外版车型,508L取消了无框车门和掀背设计。那么,508L减配的背后是省成本还是另有目的?
无框车门和掀背设计对于B级车意味着什么?
上一代508在2011年进入国内,那时的B级车市场完全是以商务稳重为主,从日系三剑客到大众双雄,走的都是“大叔路线”。而508在当时可以说是一股清流,时尚年轻的气质,让它看起有点格格不入。似乎正因为这样与众不同的产品设计,508这些年在国内的销量已经不能用惨淡来形容了。面对这样的颓势,标致把全面革新后的508L看作是救命稻草,对它寄予厚望。但为什么又要针对国内市场“减配“呢?
我认为关键点还是离不开成本。从造车成本来看,无框车门和掀背设计,都要比传统的造型要贵,取消这两样就是节省成本。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我觉得不仅仅是单纯为了省而去省。现在的B级车市场虽然已逐步迈向年轻化,但是无框车门和掀背设计还谈不上主流。
目前市面上同样走年轻运动路线的车型仅有大众CC用到了这两项设计,而CC的定位明显偏小众。类似凯美瑞这类主流B级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造型。
所以说,本身就很小众的508L,就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变得更小众,何况还是建立在增加成本的基础上。
减去的成本,用在了哪?
对于减配的理解,我认为评判的关键在于只减不增。从现有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508L在某些方面还是做到了弥补。首先是车身尺寸方面,针对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L版车型,其轴距达到了2848mm,相比海外版增加了110mm。
2848mm是什么概念,我们来横向对比一下,凯美瑞的轴距为2825mm,雅阁为2830mm,可见508L的“L”是有针对性的加长。相比无框车门和掀背设计,加长的508L才是国内消费者更为在乎的。
此外,根据之前公布的预售价来看,508L的起步价为16万。按照定价惯例,最终的指导价应该会低于16万。要知道,上一代508的起步价已经超过了20万。从目前预售价来看,508L的定位明显更接地气,而低价的支撑一部分来源就是减配。
写在最后
每次聊到法系车,大家对它的看法是,法国人不懂的妥协中国市场。就508L的改变来看,我认为这种固执还是有改变的,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取舍,哪些是国人看重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价格。要让国内消费者逐渐接受法系车,好的产品是基础,而高性价比是取胜关键。所以,508L最终的定价和车型的布局会是它能否站稳脚跟的起点,要想完全扭转局面,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