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二哥头
减配这一行为,在汽车行业里已经是见怪不鲜了,特别是在国内,由于没有一个相关的标准,同时多数国人对原版车型的了解并不深入,以至于引入国内的合资品牌,不说全部,但至少有一部分是在看得见亦或是看不见的地方动了手脚。
![]()
这其中,韩系品牌又成了减配高发区,比如在2017年,起亚推出的一款新车起亚K2还采用手摇式车窗按键,减配严重到甚至让一众消费者迷惑:我是不是穿越到了10年以前?
![]()
又比如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用料上,在国外IIHS霸榜的韩系车,在中保研的碰撞成绩中却处于垫底的成绩,不仅也让人心生怀疑,是否减配?
而在近日,现代旗下的最新伊兰特,又被网友曝出减配严重。一位名叫《韩系车爱好者》的网友,将去年10月上市的北京现代伊兰特和原汁原味的韩版伊兰特进行了一番对比,结果发现了至少25处减配的地方,包括雷达数量、安全带、方向盘、座椅调节、大灯等等。
![]()
(图片来源韩系车爱好者)
当然,我们还需要结合中韩两国的实际售价来进行对比,最终才能得出是否减配的切实证据。
根据韩国官网的数据,韩版伊兰特的售价在104940-149940之间,相比国内在同等配置下的车型贵了大约5000元左右,但多达25处的配置差距,简单换算一下,即可得出减少的配置的成本是远远高于5000元售价的结论,换句话说,减配实锤。
![]()
伊兰特作为北京现代重振雄风最关键的一步旗子,在国内的确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比如在2020年12月,伊兰特的销量就达到了1.9万台,市场表现亮眼。
但此次减配实锤,可能要让不少韩系车迷难过了:本来韩系品牌在国内的日子就不好过,现在还整出这些幺蛾子,这下舆论一发酵,韩系品牌的日子肯定是更不好过了。
![]()
中国汽车市场增量转存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是趋于成熟,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大,韩系车在品牌力不占优势的前提下,只能是依靠价格打开市场,但价格降低的同时,配置也大幅缩水,换句话说,韩系车所谓的高性价比,仅仅体现在低价上,现代汽车想要在华重振雄风,提升产品力以及服务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