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中国汽车品牌颁发“最具魅力奖”,那么在新能源车领域,NIO蔚来一定会位列其中。
5月6日,在与挪威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两年半之后,蔚来汽车终于发布了其“挪威战略”、正式进军这一北欧国度;同时,也迈出了蔚来品牌在中国之外市场的第一步。
在挪威,蔚来将自建由产品、服务、数字化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并打造以车辆为起点的社区;今年9月,蔚来则将于挪威开启首款产品——ES8的交付。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创汇”的又一员大将,蔚来品牌似乎更愿意把挪威视作其“进军全球”的一个桥头堡。正如掌门人李斌在本次“挪威战略”的媒体交流会上所言:“长远布局,耐心经营”。
今天的李斌、当下的蔚来,似乎都展现出了与2019年完全不同的状态——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为何选择落子挪威?
为什么选择挪威?……其实,李斌在本次战略发布会上已经对此作出了简短的解释——
“自创立之始,蔚来就致力于成为一个全球品牌,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选择挪威作为中国之外的第一个市场,不仅仅因为它是对电动汽车最友好的国家,更因为挪威热爱环保、追求创新的文化,与NIO的愿景有很多共同之处 。”
是的,听上去这很“正式”;不过,其中也表达了两层意思。
首先,作为北欧国家的挪威,社会福利相对更好,人民的追求也大都来自于心理层面——那么对于“环保”的态度,就会比其它中欧国家更为看重。
其次,挪威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一直以来都非常不错,对于中国品牌和产品的接受程度,自然也就更高。
当然,或许还有李斌没有明言的因素。
其一,挪威对包括蔚来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均不设关税——这也就意味着,一辆ES8在挪威的售价,只需要加上运费即可。
其二,相较于中欧国家,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出口难度相对更低;但对于电动车的特性而言,过于寒冷的地区却并不利于其“生存”——那么,身处北欧、但气候又相对温暖的挪威,显然就是最佳选择。
李斌在战略发布会中还表示,除挪威之外,蔚来将会陆续进军欧洲大陆、并且已与五个国家建立了联系。而在这五个国家中,笔者猜测应该会有法国——在到场媒体中,确实有一家来自法国的新闻机构;而当李斌回答他的问题时,也的确斩钉截铁地表示:“蔚来终将落户法国。”
如此一来,挪威的“桥头堡”作用就已经显而易见。而蔚来的“战术”与其它车企不同之处、或者说其产品力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它那强大到近乎变态的用户运营技能。如果这一能力在挪威同样得以生根、并进而在欧洲发芽,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一定会成为未来值得骄傲的一次“进军”。
如何解决“文化差异”?
就一款车本身而言,出口国外其实并不需要调和“文化差异”,产品够好、样子够靓就已足矣。
但对于蔚来,事情或许并非那么简单。
虽然在设计风格方面基本能符合北欧人的审美标准,产品本身也有足够多的亮点去打动他们,但蔚来毕竟是一个以用户为导向的汽车品牌——服务和“生态圈”,不仅是它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在国内市场逐渐确立地位的“法宝”。
那么,在进入欧洲、到了挪威之后,当地用户是否仍然能认可蔚来的一整套品牌价值理念,就并非只是产品本身“符合当地法规”这么简单了。
对此,李斌也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要想克服价值观冲突、降低文化差异,最为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当地、用当地”——除了将整个车载系统改为挪威语交互之外,蔚来所任命的挪威公司总经理Marius Hayler,就曾是捷豹路虎品牌的挪威地区负责人。
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最终催生共同成长。
或许,这样的方式,才是蔚来、乃至其它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捷径。
【车动力说】按照掌门人李斌的说法,蔚来直到今天仍然是“刚刚走出ICU的创业公司”;与此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汽车行业的未来竞争,就是用户忠诚度和感染力之争。
眼下,蔚来品牌在国内的产品和用户基础,于“新势力”中已可谓独领风骚;那么,最新的“挪威战略”或许又将成为一针强心剂,把“出口创汇”的荣耀,植入“NIO粉”和所有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