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一个家用工具,每个国家不同的用车需求催生出了不同的车型。例如欧洲偏爱旅行车,美国畅销皮卡,日本流行K-Car。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提高,市面上也推出各种细分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对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我来说,一直觉得像飞度这种实用的小车更适合城际使用,不过对于只能购买一台车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种车的尺寸似乎又稍小了一些。我其实觉得日本K-Car这种车型的设计理念非常适合城市家用,尺寸小但空间利用率极高,奈何中国没有这种车型。不过最近广汽埃安上市的Aion Y倒是一款相当实用的车型,我觉得可以把它看做中国式K-Car。
我们要知道日本的K-Car就是微型MPV的概念,四四方方的小盒子造型,不超过3.4米的车长,车高居然超过1.8米,四个轮子尽量靠近四个角,将机械空间最小化,以获得最大乘用空间。低地台、配侧滑门,内部空间还能灵活调整,这样的小车简直太实用了。不过由于它的机械空间压缩得过于夸张,因此安全性并不高。
进入电气化时代,汽车没有了机械部件的束缚,可以更好地实现空间布局,以获得更大的车厢空间,Aion Y就是依造K-Car的理念设计的车子,虽然厂家把它定位成了紧凑型SUV。我们来看看Aion Y的尺寸,长宽高为4410×1870×1645mm,轴距为2750mm,相比起同级燃油SUV,它的轴距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同事实际体验表示整个人可以躺在后排地板上,它的空间表现比起本田冠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空间表现在紧奏型SUV中应该没有什么对手了吧。加上后排车门开启角度接近90°,无论是上下车还是搬运行李都非常方便。当然由于成本的关系Aion Y并没有用上侧滑门的设计,否则它的实用便利性会进一步提升。
除了空间大,Aion Y还充分借鉴了日系车空间灵活多变的设计方案,它的前排座椅可以全平放倒,拆除头枕之后可以和后排座椅拼接起来,成为后座的腿拖。如果是出去自驾游玩,你将前后两排座椅放倒,它就变成了一张双人床,可以直接在车上睡觉了。如此灵活多变的空间绝对是个出行游玩的利器。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用户对于一款车的要求并不只有空间大那么简单,智能化也是现在年轻人买车时很注重的一部分。所以你会看到在Aion Y还配备了一个14.6英寸的大尺寸中控屏,里面搭载了广汽全新的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语音控制、影音娱乐、K歌、拍照等功能相当丰富,绝对可以满足年轻人对于智能娱乐的需求。你想一想周末的晚上带着女朋友上山兜风,两人躺在私密的空间里一起看看电影,岂不增添了不少情趣。
在日本,K-Car主要是家庭主妇买菜、接送孩子的用途,都是短途出行,因此配置方面并不会高。但是在中国,我们的生活出行半径会更大,因此一些舒适、安全性的配置也会是大家的需求。随着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普及,Aion Y也配备了ADiGO 2.0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减轻长距离的出行驾驶负担。对于一些女司机来说,它还提供一键泊车等先进功能。
说到日本的K-Car,确实是个优缺点都很鲜明的车型,优点在于空间灵活多变,缺点在于安全性比较差,而且毫无性能可言。先说安全,短小的车身几乎没有缓冲空间,遇上碰撞机械舱和乘员舱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入,即使车上配多几个气囊也无济于事。不过对于Aion Y这种车型来说,就无需担心这个问题。首先车身尺寸比较大,乘员舱之外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其次它是一款电动车,因此在碰撞测试方面固然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车身刚性还是电池保护都更加到位。
说到性能更不是K-Car的强项,日本的K-Car动力都比较弱,悬挂结构简单,加上车身比较高,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稍微激烈的驾驶。但是Aion Y就不一样了,电力驱动根本就不存在动力弱的问题,再加上电池包位于底盘位置,低重心更利于操控的稳定性。再加上最高600km NEDC的续航,Aion Y的活动半径就不仅限于市区代步了。
最后再说一说年轻人选车的面子问题,比起日本的K-Car,Aion Y在外形设计上可以说完全针对年轻人的喜好,它并没有因为要讲究实用性而设计成四四方方的盒子造型,反而有流线型,有机甲元素,是二次元的设计风格,相信它还是能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说实话Aion Y和本田N-BOX这种K-Car并不是一类车型,它只是在空间设计上借鉴了K-Car的思路。但是从产品力来说它绝对是在K-Car之上的,例如它有更丰富的配置、更安全的车身、更好的性能、更吸引人的外观。
凭心而论,Aion Y确实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车型,不仅仅是对于年轻人,即使是三口之家我觉得它都能满足家用需求。作为纯电动车它的售价在10-15万元这个区间,但是能够减免购置税和上绿牌的优势,相比起飞度这种传统燃油买菜车来说,它也未尝不是一个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