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汽车圈,高合HiPhi X新车型上市,售价57万-80万元;雷克萨斯发布了全新的电动概念车,并表示到2025年要推出25款电气化车型……这一天看起来很正常,但实际上,一场横跨经济圈、汽车圈和数码圈的大事件正在酝酿。
![]()
到今天来看,有多少人还记那台六七十万国产车的上市,又有多少人关心雷克萨斯未来的转变。大家记住的,只有一个叫雷军的男人,和他再一次热血澎湃的创业——造车。
![]()
对了,还有那个花200万请原研哉“重新”设计的小米LOGO。
调侃归调侃,但不得不说这一次小米改动LOGO非常成功,因为你以为小米花200万改了个LOGO,实际上它花200万做了一场品牌营销。小米造车的事就这样人尽皆知了。
![]()
小米造车是年过半百的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你可以说这是他锐意进取的精神,也可以说是他眼红汽车市场的红利,但无论如何,雷军的小米汽车之路在米粉的支持下开始了。
雷军也深知造车这条路的艰辛,所以据他在发布会上所说,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这才最终将造车一事确定下来。
![]()
造车最重要的是要有什么?钱,大量的钱。当然,人才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点。
小米集团截止2020年底,现金余额高达1080亿元人民币。请注意,是现金余额,还不包含小米的固定资产。那么这个数字又代表着什么呢?作为参考,以新势力造车前三强为例,截止去年,蔚来汽车总融资额约330亿元,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总融资额各约220亿元。这三家的融资额加起来也没有小米的现金余额高,所以小米是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造车运动的,这就是雷军在发布会说的“我们有钱”。
![]()
当然,小米也并非把这1080亿元全部用于造车,而是计划在10年时间里投资100亿美金,首期先投入100亿人民币。并且,小米造车不走蔚来、理想或者小鹏的融资路线,而是全部由小米集团出钱,成立全资子公司,由雷军出任CEO。如此豪横,也怪不得雷军说出“亏得起”这三个字。
![]()
也许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敢说自己有足够的钱造车,因为造车是个无底洞,但雷军可以说,小米可以说。那么有足够的钱之后,小米能造车了,但能不能造好车呢?
能不能造好车我们无法断定,但我们认为小米汽车成功概率是很高的。
手机跟汽车虽然有很大不同,但在新能源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下,他们又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雷军调侃说智能电动汽车就是放大的智能手机加四个轮子,这跟当年李书福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听起来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实际上将思维简单化更能清晰的找准方向。
![]()
小米在手机业务上无疑是成功的,并且在物联网领域也走在前列,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将极大的有利于小米的造车事业。你也许会说造车和造手机是两回事,确实如此,但当小米把自己擅长做的东西放到车上,也将会赋予一款车新的东西,或许那也将会成为其他车所没有的东西,比如小米生态链。
![]()
除了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经验,小米还有着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以及雷军这位自带流量的“网红”CEO,并且它也同时具备足够的用户基础——米粉,这是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最初所完全不具备的。他们都必须从零开始运营他们的品牌和粉丝,但小米可以在汽车业务上延续它的知名度,并且在最开始得到米粉的支持,至于认可度,就要看小米汽车产品给不给力了。
![]()
那小米汽车有哪些困难呢?
前文也说到了,造车和造手机还是不同的,造车需要的人力物力小米现在都没有,而这些是即便小米很有钱也比较难办的事情。就拿人才来说,优秀的人才早都被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请走了,小米来得晚,想要找到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支撑,是一件难事。
除此之外,同样因为来得晚,前面已经有一批成功的先驱,小米入局不仅是对自己的挑战,还要面临对手的竞争,车子即便造出来了,销量打不开依然无法实现成功。
![]()
但无论如何,我们是看好小米的,因为它首先有钱,其次有互联网的成功经验,最后还有小鹏、蔚来等的支持。最重要的还有雷军这个人,他一定是小米汽车的灵魂人物,并且是小米汽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