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大一定就跑得快?其实并非如此,在实际情况中,车辆的加速表现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马力大小绝不是唯一的评判依据。
受到发放法规的限制,很多车企开始专攻小排量发动机,但消费者对于动力的需求可是从不曾降低的。于是现在很多小排量大马力的车型就越来越多。今天我们抛开其他因素,专门来讨论一下马力相近的情况下,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和大排量自吸的感受差别。
![]()
几年前,现款思域刚刚推出时,1.5T发动机177马力,大家刚开始都觉得非常惊艳,大夸“Honda is the best”。然而就在这两年,1.5T的马力上限不断被突破。同样是1.5T发动机,雅阁的马力达到了194匹,风行T5 EVO 197匹,途胜L甚至做到了200匹。
![]()
然而这些大马力实际表现真的很如数据一般吗?其实我想说和你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挺大的。就拿我前几天试驾的途胜L来说,200匹的动力按理说是体验可以非常不错了,尤其是在后段的动力上。但实际的动力表现并不如预期,上了高速路后,后段的加速表现还是不如预期那么澎湃,可以明显感觉到发动机在嘶吼。
![]()
同样也是200马力左右,身边朋友的一台13年款雷克萨斯is 250采用的是2.5L V6发动机,到现在开起来虽然也称不上多强劲有力,但很明显V6发动机表现依然是从容不迫,在高速上的后段动力储备很充足,完全感觉不到发动机有想要嘶吼的迹象。
![]()
可见同样是200匹马力左右,但不同的排量确实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1.5L的小排量想达到大马力就必须上涡轮,把动力压榨出来。而像2.5L V6发动机就不需要改变进气方式,完全只用自己的实力就能达到这个马力水平。
![]()
这就好像是郭敬明和姚明比扣篮,姚明可能伸个手就扣到了,但郭敬明靠自己就不行,必须要踩个高跷才能扣到。即便是踩了高跷的郭敬明能跟姚明一样高,但他也不能再跳得更高了,而姚明还可以弹跳。
那为什么同样的马力,小排量加了涡轮感受就是不如大排量自吸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涡轮的开启是有条件的,需要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才能起压。所以在涡轮没有达到开启条件之前,一般是比较弱的,也就是刚起步那段时间它的动力会比较差。
![]()
另外,越大的涡轮起压转速越高,这也就造成了小排量大马力车型常说的涡轮迟滞明显。一般来说,家用车型优化得比较好的小涡轮在1500转左右就可以开启工作。但如果是换到一些小排量性能车上,比如老款的奔驰的AMG A45 ,2.0T发动机被榨出了381马力,这个车的涡轮迟滞就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
由此可见同等马力的情况下,小排量涡轮发动机的后段动力储备仍然是不能和大排量自吸还是会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缺少了那种从容不迫的稳定。但即便如此,好像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抵抗这种小排量大马力的趋势,而且市面上的大排量自吸基本上已经绝种了,如果你想要体验这一份从容不迫,那可能要从二手车市场寻找希望之光了。关于车辆实际加速感受有什么想和我们交流的,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