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国产的斯柯达明锐Pro日前正式亮相,将于4月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编辑近日也近距离体验了这款新车。那么,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等?它对标的车型是谁?上汽斯柯达会如何给它定价?今天就来分析一波。
加长,原本欧洲那边是不同意的
先搞懂一个问题:国产明锐Pro为什么要加长?它的尺寸达到了4753/1832/1469mm,轴距达到了2730mm。从身材来说,和速腾相当(4753/1800/1462mm)。同时,明锐Pro保留了它最经典的掀背式尾门设计,从家用层面,这款车完美满足了国人对“三厢车、大空间、实用性”的执念。
但其实在采访中得知,明锐Pro的加长,“原本欧洲的设计团队是不同意的”,因为原版明锐轴距本身就比高尔夫八长,如果再加长,可能会影响车身的比例感。于是上汽斯柯达中方设计团队先做了一个油泥模型出来,轴距加长了44毫米,结果“欧洲团队看了以后觉得很好”,这样,国产加长的设计方案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这是在官方采访中透露的一个信息。这个事情你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其实上汽大众里的中方,早已不是原来只会照搬图纸的执行者,而是有自己的思路、原则以及设计能力,并且能想办法说服外方。
通过车身长度增加64毫米,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也相应增加了60毫米。在保证了乘坐空间的同时,从侧面看,由于明锐Pro的前门面积较大,通过加长后,前后门的面积看起来才比较相当,更有三厢车前后平衡的那种“稳重感”。
明锐Pro是一款全球车,但进入中国其实做了不少“适应性改进”。这就是中方团队的功劳。
很多人一听“适应性改进”就觉得头大,觉得不够原汁原味。但鉴于欧洲和中国市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差异巨大,如果照搬大概率会水土不服。这种事儿大众早就想明白了。明锐Pro,其实就是在两种价值观之间做出的取舍。此前大众在A级车市场上一个成功加长的例子,就是速腾。
再举个例子,海外第四代明锐分普通版和RS版(也就是性能版),分别是下面这个样子——
▲海外普通版明锐
▲海外RS版明锐
国产版明锐Pro就是在普通版明锐基础上,参考了RS前脸,全系配了RS版的运动套件。使之比普通版明锐,看起来更加有侵略性。最典型的,就是它的雾灯区跟RS版一样用了方形造型、和中网进行了区隔。但同时,明锐Pro在中网和雾灯区边缘,加了一圈镀铬装饰,使之更具边界感和辨识度。相当于在运动和家用之间,做了一个取舍与融合。
如果你觉得RS的前脸更好看更运动,那么简单——把前脸镀铬部分和中网,自己找个路边店全部熏黑就行了。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其实明锐Pro是两种价值观碰撞融合的结果。国产版的颜值设计在海外普通版和RS版之间,取了中间方案。同时根据国人喜好进行了加长,加上了镀铬装饰,使之更靠近一种“越级、大气、豪华”的概念。这种以B级车思维做A级车的思路,还是让我想起速腾。
如果说尺寸加大,还是以迎合主流中青年家庭用户做出发点,那么车内的升级,则看起来更加是为迎合年轻人而考虑。基于大众MQB Evo平台出品的明锐Pro,是该平台进入国内的第三款车(前两款分别是高尔夫八和奥迪A3)。
三款车内在的共同特征是,电子架构的升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外在表现则是功能、UI设计都步入主流水准的双大屏、人机交互,以及标志性的“麻将牌”式电子换挡杆。
三大件方面,明锐Pro相比老明锐最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半独立悬挂,变成了独立后悬。动力总成,仍是1.4T+7DSG的组合。至少从硬件来说,你找不出这台车有明显的槽点(肯定有人会说干式双离合算一个,但其实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占了销量大头,身体总是比嘴巴诚实)。
真正的对手是速腾
体验了明锐Pro之后我的最大感受有两个:首先,明锐Pro还是大众体系化之下的产物,这套体系带给明锐Pro的,有帮助也有拖累。譬如,德系车那种严谨的设计风格,以及上佳的比例感,MQB Evo平台带来的更先进电气架构,以及几乎总能保持高水准的底盘调校(只要不是故意偷工减料,大众的底盘还是很少让人失望)。但拖累在于,明锐Pro的动力选择不多(目前只有150马力的1.4T),翘首以盼的1.5T(EA211),也只能遵从大众体系的整体安排(估计还是要先保证高尔夫八、奥迪A3,之后才能轮到明锐Pro,且须等待)。
而另一个更大的拖累在于,作为大众的子品牌,斯柯达被一直大众挤压,被刻意打造成“廉价版大众”,但随着大众这两年终端价格的疯狂垮塌,斯柯达其实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身为德系车的光环福利,但却被大众的价格崩塌拖了后腿。换句话说,大众吃肉它只能喝汤,而大众流年不利也开始喝汤时,斯柯达就难办了。体现在市场上,就是随着大众品牌整体价格的疯狂下探,斯柯达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
身为大众家族一员,这既是斯柯达的幸运,却也是某种程度的不幸。
从上汽斯柯达不顾欧洲设计团队的反对,而坚持要将明锐Pro加长这件事能看出,这也许说明一种思路的转变,斯柯达决心要在中国换一种活法了。
大众在中国的轿车布局里,“大而便宜”的标签被分给了朗逸和宝来,甚至是桑塔纳和子品牌捷达,随着速腾的加入,留给明锐Pro的腾挪空间已经很小。斯柯达要想杀出来只有上攻,去占领本属于速腾的市场空间。
《论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如果说速腾如今的卖点,是“尺寸大+便宜+大众LOGO“。那么明锐Pro的卖点则可以是”尺寸大+便宜+高价值“。
所以,国产版的明锐Pro不仅尺寸越级,配置也要越级。比欧洲版车型,国产版配置要高很多。不仅有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而且多功能方向盘、座椅加热、通风、电调、车联网等功能,也比欧洲原版要丰富的多。这种从内到外的越级,透着一股子要让世人重新认识明锐的决心。
当然,论品牌认知度,明锐Pro还是不能跟速腾相提并论。而且,速腾的终端优惠已经接近4万,以目前主销的1.4T舒适型(1.4T最低配)为例,带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倒车自动下翻、无钥匙进入+启动、车外氛围灯、定速巡航、全景天窗、真皮座椅、手机互联(苹果和安卓)、全LED、两块8寸屏,裸车价只需13万,落地不到15万。
▲虽然顶着1.2T的招牌,但展车其实是一台1.4T舒适型
不到15万,就能落地一台尺寸够大、认知度更高、配置也不算低的1.4T速腾,是明锐Pro将面临的最直接挑战。
所以,面对老大哥不留情面的挤压,明锐Pro怎么定价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有1.4T明锐指导价从13.99万起,但这个价格其实参考意义不大。因为现款1.4T作为高配旗舰只具有象征意义,明锐主销车型早就不是1.4T。
明锐Pro作为主打1.4T的高价值车型,笔者以为,如果明锐Pro一共推出五个配置,前两个配置不要超过13万,落地在15万以内。至少要和优惠后的入门级1.4T速腾价格相当,凭借更先进的设计和更丰富的配置打败它。三款中高配车型,可以在13-16万之间,作为价格锚点,拉升品牌价值的同时,贡献销量。
从上汽大众的产品序列来看,朗逸的主销价格其实在13万以下(9-11万是主力价格),凌渡主销价格在13万以上,但这两款车都跟速腾的风格差异很大,不足以正面对抗速腾。而明锐Pro可以占住13万这个“腰部”价格,左右腾挪来拓宽自己的空间,形成跟速腾分庭抗礼之势。这不仅是明锐Pro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上汽大众自身的最大利益。
写在最后
明锐Pro对斯柯达而言,不仅是贡献销量。更大的意义在于,在明锐和速派都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之后,明锐Pro将是斯柯达轿车体系全新的“价值锚点” 。明锐Pro立住了,斯柯达就立住了。明锐Pro立不住,斯柯达恐怕还要在大众的挤压下,继续过苦日子。
能不能让斯柯达换一种活法,就看明锐Pro的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