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刚刚结束了全国两会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回程的夜航班机上,阅读了长安汽车《品牌公关日报》。
本周六(13日)一大早,长安汽车的高管们集体收到了一封朱华荣发来的邮件,邮件里只有短短的四句话:
1、近期网上关于谁是中国品牌及SUV销量第一的争议,品牌与营销部门需冷静看待,全体员工,尤其是营销版块,保持谦虚奋进、狼性拼搏。
2、谨记创业转型的核心,打造“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奋斗征程尚在起步,不要着眼一时的销售成绩。
3、中国品牌真正的严峻挑战是强大的合资品牌、艰难的战略转型,而不是一二之争。
4、中国品牌汽车齐头并进,共赢发展,方有中国品牌之势能,才是中国品牌之大幸。
周六一大早,朱华荣发此邮件有何用意呢?
事件起因,是2月份中国品牌销量引发的热议,特别是中国汽车品牌三强——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的销量数据,发生了剧烈的座次重排。
三大品牌陆续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13万辆,吉利汽车销量为77221辆,长城汽车销量为89050辆。而2021年1月,吉利销量为15.6万辆位列自主品牌乘用车企第一名,其身后的长安销量约为15.5万辆,排名第三的长城销量约为13.9万辆……
三强排名,在2月份发生了逆转,原本排名第二位的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不仅大比分赢得冠军宝座,且CS75系列的销量直接将连续五年有余“冠军专业户”的哈弗H6硬生生地拉下了马。
这一剧烈变化,不得不让人感叹“二月春风似剪刀”,由此反弹出各种各样的言论——既有拍手叫好者,也不乏质疑者甚至污名者。
针对这一情况,朱华荣在回渝的飞机上思考良久,并在第二天一大早给长安汽车管理层发出了这封邮件,无论数据如何,朱华荣的第一个表态——“品牌与营销部门需冷静看待,全体员工,尤其是营销版块,保持谦虚奋进、狼性拼搏”。
董事长的这一句话,实际上包含了两重含义——单方面宣布退出2月数据的“论战”;团队继续努力,革命任重道远!
事实上,今年2月份的数据,从环比到同比,超大的数字变化,都让人感到充满了戏剧色彩——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乘用车销量为145.5万辆,同比增长364.8%,环比增长-41.9%。
事实上,车市红点注意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其实也有担忧。一边是与去年疫情冰点销量的同比增长高达3倍多,一边是与1月份大幅增长相比,2月春节淡季呈现的总体销量又是近乎腰斩的下滑。
对于朱华荣来说,他所关注的,并非市场数据的这一单月波动,更不会去花时间去思考各种议论的“热闹”,而是聚焦到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的高手较量。
从总体数据来看,今年开局的两个月里,中国品牌的整体态势表现非常强劲: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36.2万辆,同比增长87.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朱华荣的提案里,也再一次包含了“中国品牌”为关键词的思考。
因此,夜航班机上的相对寂静,让朱华荣更多的思绪,奔向了更高的高空。
“中国品牌真正的严峻挑战是强大的合资品牌、艰难的战略转型,而不是一二之争。中国品牌汽车齐头并进,共赢发展,方有中国品牌之势能,才是中国品牌之大幸!”
古语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眼界的不同,造就不同的观点和方向,而身为长安汽车的掌舵人,格局则跃然于内部传递的“纸条”之上。
熟悉朱华荣的人,跟他聊到事关其他中国品牌话题的时候,他总是习惯于一再强调“中国品牌要团结”。
与三强排位赛、中国市场销量的“局部阵雨”相比,朱华荣眼中更多的是在国际汽车巨头面前,中国品牌尚属年轻,因此他才会不遗余力每年两会都会有“中国品牌向上”的提案。
另一方面,站在长安汽车的角度,除了新晋夺冠的CS75系列之外,包括逸动PLUS、CS35PLUS、UNI-T,以及即将上市的UNI-K,还有长安欧尚品牌的欧尚X5、长安凯程F70皮卡等车型,几乎全面开花,其销量不是破万或奔向两万月销量,就是在奔万和两万月销量的上升通道上……
所以,朱华荣的内部邮件里,语重心长地写道:“谨记创业转型的核心,打造‘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奋斗征程尚在起步,不要着眼一时的销售成绩”。
事实上,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自2018年提出,到2020年转型升级到3.0阶段,开始面向十四五进行全新突破以来,从内部组织构架到科技实力的打造,再到产品全面升级向上……长安汽车人需要做的任何一件事,其意义都比毫无意义的口水战更为重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汽车品牌三强实际上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无论是长安,还是长城、吉利,近两年来从科技到产品力的全面升级,到全球化布局与尝试,整个中国品牌都在奔向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品牌整体向上,才是中国汽车人最该关注的核心!
红点观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