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央企的改革了,不管是去年5月,一汽、东风、兵装三大集团“二把手”(刘卫东、雷平、尤峥)的换防,还是去年7月东风公司近50个重要职位的调整,都引起了不小的行业波动。
除了东风集团之外,刚实行“全员起立,竞聘上岗”的一汽也在持续的进行着人员的调配。不管是空降一汽的奚国华总经理,还是从长安调来陈旭担任一汽红旗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都称得上是优化管理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体现,而在去年一汽持续的管理优化之中,红旗也达成了年销三万辆的成绩。
与一汽、东风相比,有着浓重“兵装”色彩的长安显得颇为稳定,但长安福特持续的市场下滑,则成为长安旗下人员波动的巨大因素。不管是何朝兵(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赵非(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的对调,还是陈安宁的回归,都可以看成是对福特的挽救。
当然,需要挽救的不仅仅是福特,还有神龙、起亚、别克、宝沃等等,对它们而言,新来的李军(神龙公司总经理)、布鲁诺.兰伯特(宝沃汽车CEO)们都是新的希望。
如果说三大央企之间的人事调动,是国企改革的前奏,那么神龙、宝沃等弱势品牌的人事变革则是企业自救的典范,坦白来讲不管是国企改革还是企业的自我救赎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随着行业“四化”的崛起和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从传统车企踏入造车新势力的大门,也早已成为了新的趋势。